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政

即墨“医共体”——

北京专家来到家门口

2019-06-12 作者: 肖芳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肖 芳
    本报通讯员 刘耀泽 史爱峰

  两年前,青岛市即墨区55岁的居民吕美花突然感觉持续性耳鸣,检查后发现左侧小脑长了肿瘤。手术需要开颅,她想到北京、上海等大医院去做,可又承受不了巨额费用。
  正当吕美花愁眉不展之际,2018年11月,即墨区人民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牵手”成立医疗共同体,每天都有3名天坛医院的专家在即墨区人民医院坐诊、手术。吕美花前去就诊,成为受益者。
  2018年底,北京天坛医院专家杨明琪教授来到即墨区人民医院,为吕美花做了开颅手术,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良好。“真没想到,北京专家到家门口来给我做手术,真是方便,花钱还少!”吕美花高兴地说。
  家门口就可以让北京的专家看病、做手术的事,以前少有,如今在即墨却成为惯例。去年以来,即墨区将高端优质医疗资源引进作为快速提升区域医疗水平的重要抓手,相继与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技术合作,还引进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填补了即墨区域高端医疗资源空白,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高端医疗资源的引进,产生了“溢出”效应。即墨区人民医院、即墨区中医医院等区级医院,也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通过专家定期坐诊、授课等“传帮带”形式,提高本地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拉升了区域总体医疗水平。
  “在家门口医院就治好了我的老毛病,再也不用遭罪了,才花了几百块钱,如今的医疗政策就是好!”家住即墨区移风店镇堤前村的辛桂花患痔疮20多年,经常便血、疼痛,非常痛苦。她曾多次去区级医院看过,医生告诉她只有手术才能彻底治疗。但她觉得到区级医院做手术离家远,陪床很不方便,所以就一直忍着。听说即墨区人民医院肛肠科专家金吉安每天在镇卫生院坐诊,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移风店卫生院。金吉安给她查体后,告诉她现在可以在移风店卫生院做手术,而且费用相比大医院少很多。辛桂花一听,当天就办好了住院手续。
  “当时在区级医院打听过,住院至少要花五六千块钱,报销完也得3000块钱左右。现在总费用2500元,新农合报销后,自己才花了500元。关键还离家近,很方便。”辛桂花术后复诊时高兴地说。 
  从2017年10月起,即墨区将辖区26家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分别以青岛中心医疗集团、即墨区人民医院和即墨区中医医院为牵头单位组建三大医共体。医共体内部在人才、技术、管理方面注重协同发展,在设备、设施等方面注重统筹利用,牵头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和扶持积极主动,通过坐诊带教、业务指导、进修培训、参与管理等方式,促使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执行统一的业务标准。 
  自去年4月开始,即墨区人民医院、即墨区中医医院每年选派115名专家深入基层开展帮扶。帮扶专家通过坐诊、查房、手术、带教和双向转诊等方式,不仅带来先进的医疗技术,更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都有了较大提升,实现了“医生走下去,病人沉下来”的目标。
  为解决村级医疗水平不足的问题,即墨区连续三年将中心卫生室建设作为政府为民要办实事之一,完成了100处中心卫生室的建设。镇卫生院把中心卫生室作为科室进行管理,安排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到村卫生室坐诊。2018年,全区乡镇卫生院共有208名医护人员下沉到村卫生室,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通过引进来、沉下去,借助医共体建设,即墨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逐级下沉,区、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即墨,大病不出城、常见病不出镇、小病不出村,正逐渐成为现实;基层百姓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正逐步得以缓解。
  “我们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即墨区卫健局局长杨岩说。每年,即墨区财政均对医共体提供补助500万元。2018年,在青岛和即墨两级群众满意度测评中,群众对卫生工作满意度明显提升,在青岛市测评中,即墨群众满意度比上年提高8.3分,位列青岛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