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创新需要资本驱动,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2019-06-12 作者: 肖芳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肖 芳

  创新需要资本驱动。记者在2019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的多个分论坛采访时,多位与会嘉宾提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特别是需要长期且有“耐心”的资本支持。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长Peter E LOBIE介绍,一般来讲,创新药专利保护期是20年,在专利保护年限里面,这些新药的利润是非常高的,有的可以高达90%。
  医疗企业对此坦承不讳。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创业者,Digital Health集团创始人Bernd Altpeter坦承,对于制药企业来说,制药产业是由盈利性驱动的,创新必须有资金的支撑,否则研发新药、研制新技术都将成为“空谈”。
  在国内医疗卫生领域,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样也离不开资本的强力支撑。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广生表示,海尔生物医疗是一个技术型企业,前些年主要从事超低温制冷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生产,这几年整合物联网资源发展成为生物医药物联网方案的提供商,打造了智能“血液网”“疫苗网”等实践样板,这种转型的成功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推动,公司的投资方海尔金控在资源整合、管理咨询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毋庸讳言,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普遍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全世界普遍存在,在当前中国也十分突出。
  对此,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分析认为,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内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今年一季度全国银行人民币贷款约有140万亿元的体量,但是创投风投基金余额才8.6万亿元,和贷款相比只占到5%—6%;二是国内风投创投存在避险倾向,“喜欢干一些锦上添花的事儿,而不是雪中送炭的活儿”。数据显示,在健康医疗行业,2017、2018年的创投风投主要集中在商业模式已经得到验证的B轮、C轮、D轮,而在天使轮、种子轮和A轮非常少。
  刘晓曙表示,商业银行的本性是追求低风险,如果这个行业的发展成功率比较高,那么它和创投风投合作的空间就会比较大。“中国目前的技术是跟随性发展,很多研发实行的是属于追赶型策略上,这就意味着企业进行科技转化的成功率将会很高,给商业银行和创投风投带来了合作空间。
  “比如投贷联盟,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创新型企业,风投跟进去,商业银行也跟进去。”刘晓曙认为,风投创投通常掌握行业前沿信息,但是通常资金不足,而商业银行虽然资金比较充足,却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创投风投机构和商业银行有进行互补合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