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纵深

特色教学实践实训对接行业

滨州学院:精准培育航空人才

2019-06-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王桂利 闫倩倩

  “我上大学的时候做梦都想不到,毕业几年后,会以这样的方式回到母校,非常感谢母校的精心培育。”近日,山东高翔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机务工程部质量经理、滨州学院2009级机务维修专业学生孙红广来校洽谈合作时说。
  截至目前,滨州学院已培养了像孙红广这样的飞行员、安全员、机务维修等民航专门人才3000余人,分别在山航、深航、南航、国货航等航空公司就职。
  作为全国首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本科院校,滨州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了“顶天(对接行业)立地(对接区域)”的发展思路,将具有航空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为国家航空业的发展持续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在特色教学中打牢专业基础
  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国际民航英语ICAO达标率等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飞行学员在美国泛亚航校的理论考试中,打破了一次性通过率的最高记录,获得了该校惟一一个飞行技术奖;……一份份耀眼的成绩单,不仅是学生扎实基本功的展现,也是学校着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一个缩影。
  为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滨州学院增设10个航空类专业(方向),逐步扩大航空类学科专业,面向航空业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数量达到60个左右,占学校所有专业的55.6%,覆盖整个航空产业链,形成以航空特色学科融合发展为龙头,以航空相关学科为支撑,以基础学科为依托的学科体系。
  准军事化的管理更是让滨州学院学子成为不少航空公司眼中的“香饽饽”。学校根据中国民航对航空人员的特殊要求,在生活制度、内务卫生、日常行为、学习习惯、身心锻炼等方面严格按照军事化执行,培育高素质航空人才。
在实践实训中练就过硬本领
  “尊敬的旅客,欢迎乘坐本次航班,请出示您的登机牌。”一群身着亮丽制服的“乘务员”,面带微笑地引导手拿登机牌的“旅客”进入机舱入座。
  在学校高大的波音737-300飞机教学平台前,一丝不苟的“安检员”熟练地进行旅客登机检查;“乘务员”依次演示氧气面罩、安全带、救生衣的使用方法以及介绍紧急出口的位置。一切准备就绪,“机长”戴上耳麦、拉起油门、握住操控杆,模拟飞机驾驶。这是滨州学院航空类学生为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进行模拟登机实训的一个场景。
  围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校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定期组织学生到机场、航空院校参观学习,不断完善专业课程地图,提高实践学时比例。各航空类学院根据自身实际,制订了实践实训方案,如飞行学院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校内SRTP课题研究为依托,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开设模拟机飞行、机务维修等实践课程;航空工程学院以学科竞赛为依托,构建了“基础”“专业”“创新”三级实验教学体系;机场学院开展金工实习实训,推进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
在融入行业中实现精准培育
  学校与中国国际货运航空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订单式”联合培养飞行驾驶、飞行安全、空中乘务等专门人才,与美国泛亚航校、加拿大卡盖尔航校等18家航校签署学员飞行训练协议,与济南国际机场、青岛国际机场等合作培养安检、签派、空管等民航专门人才……国内外航空“大佬”纷纷前来与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对接行业精准培育的航空人才成为学校航空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合作源于共同的需求。为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各航空类学院纷纷深入企业调研,建立协同育人机制。飞行学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与航空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合培养人才工作;航空工程学院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驻校辅导员等方式,延伸丰富学生培养服务链,逐步完善人才培养途径与质量保障体系;机场学院“面向机场,融入机场”,把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机场或航空公司管理人才引入学院,为学院人才培养“把脉问诊”。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滨州学院迅速打响航空品牌的“制胜法宝”。学校按照“专业建设融合行业标准、学历教育对接岗位技能”的目标,构建了“双校园、两段式”(国内、国外学习训练按照“2.5年+1.5年”两个阶段)、“双证融通”(学历学位证与岗位资格证对接)、“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式,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又为航空公司提供了“对口”人才,实现了校企互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