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贫困山村如何摆脱没落走向振兴,土峪村——

让“美丽乡愁”成为脱贫致富法宝

2019-06-05 作者: 马景阳 来源: 大众日报
  □闫盛霆 报道   采摘成为土峪村一大亮点。
  □ 本报记者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闫盛霆 魏廷宝 马金

  有人说,凡是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大都是因为村民贫困,没有钱拆旧盖新。就记者多年基层经验,此话确实有一定道理。
  淄川区的土峪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土峪村少土,却多石。在这里,土比金贵,村内民居全为石头垒砌,高低错落,依山而建。于是,土峪村便有了另一个美名:“石头村”。
  春回大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了“乡村休闲游”。淄川区洪山镇的土峪村便成为人们的首选。
  这个以前有名的“贫困村”是如何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打卡”圣地的?
“兔峪”传说
  从洪山镇政府一路向东南行驶,在乡野群山之间,一座高耸的“土峪”村标映入眼帘,不到20分钟车程即到土峪村。
  “土峪村不大,但很有逛头哩!”一见面,土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海英就领着我们参观了村史馆。听着马海英的介绍,我们对土峪村有了一个大概了解。
  土峪村三面环山,海拔400多米。地势南高北低,两翼为此起彼伏的中低山脉,中间低陷向北敞开,村落建造在山谷的中央,呈环抱型,远远望去,如同镶嵌在连绵群山中。村民们就地取材、依山建房,600多幢民居均以石头垒砌,“石头村”名副其实。
  土峪村现有村民232户594人,村落面积7.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2.8亩,林地面积5500亩。据曹氏墓碑推算,土峪村约在明朝万历十五年立村,至今已有四百余年了。如今,司氏、马氏家族是土峪村大姓的户族,村民仍保留着聚族而居的生活习性。
  在采访中,我们还听到土峪村两个流传已久的传说——“土鱼”和“兔峪”
  “土鱼”说的是王姓先行迁入,故村名最早为王家岭。传说村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土岭,登高远眺,活像一条静卧的大鲤鱼,因此命名为“土鱼村”。而“兔峪”更接近传说,相传村中有一位修行千年的兔仙,百姓为表达对神仙的敬畏,便将兔仙居住过的村庄命名为“兔峪”,后有人定居此地更名为“土峪”。
  在土峪村,我们感受到村内幽静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山林、陡崖、密林、红叶、泉水、溪流、石屋、教堂、山村民居、生活习俗浑然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村中山石遍布,土地并不多见,村内林木茂密,庭院树木和森林连为一体,春夏青翠葱郁,深秋红叶映山,寒冬遍野白雪,空气中负氧离子高,如同清新无染的天然氧吧。
  马海英告诉我们,这里的气候条件和大气质量优越,夏季平均气温可低于外界6摄氏度,植被茂盛,空气清新,与城区和周边山区形成反差。村内及周边有圣母泉、风泉等大小泉眼20余处,上百年的古树见证着村庄的沧桑和变迁;古碾、古井、千年古道展示着村民的繁衍与生息。具有自然生态风光和浓郁乡土特色的三十余家农家乐分布山谷之中,让土峪村成了城里人休闲娱乐的绝佳之地。
古村新貌
  在过去,土峪村还真是“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位置偏僻,土地贫瘠。上世纪60至90年代,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为砍伐林木、加工柿饼所得,农户仅依靠耕地、养殖增收。“打工潮”兴起后,年轻村民多外出打工,留守的归女老人则依靠加工腐竹维持生计,三分之一的村民为贫困户。
  为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近年来,土峪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在洪山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他们聘请中国乡建院对村落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石、堂、山、房”为主题,从慢生活、软改造、美环境、显文化、强特色五个方面进行定位,努力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特色显著、服务设施完备的原生态传统村落和休闲旅游基地,倾力把土峪村打造成一个乡村旅游品牌。
  去年以来,土峪村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契机,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投入资金700多万元,整修3公里柏油路,加宽了进村路段,建起了9米高的“土峪”村标;将穿行村内的溪水小渠用青石修葺,两旁种植了百余棵银杏树;新建能容纳200余辆车的停车场以及4A级公厕;村集体还收存了十几处百姓闲置的旧房,修整后将其改造成集住宿和餐饮为一体的游客栖息场所,种植了百余亩观赏性油菜花,再现“垄亩花烂漫,原野遍金黄”的盛景。
  村里还陆续建设观戏台、水岸童趣等一系列乡村文化娱乐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激发内生活力,打通城市资源流向农村的通道,引导社会资源再分配,让城市的资源反哺乡村,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新路。
  目前,土峪村已被列为省级传统村落,省级首批“乡村记忆”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如今,荒芜的乡土变了,记忆中的故园变了,一个“美丽土峪”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最美土峪
  乡村,对于当地居民来讲,是一种生活环境,也是一种生命印记。而对于游客,更多的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回味和认同。
  行走在土峪村,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外部的建筑和环境,更源于百姓心中的崇德向善,源于居民心底的见贤思齐,源于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助,源于整个乡村的风淳物厚。
  在土峪村品尝一下农家大嫂的手摊煎饼,喝上一碗用山柴作火煮的稀饭,别提有多舒坦了。在明媚的初春,漫步土峪村,感受到的是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古道热肠的纯朴民风和生态淄川建设的又一道独特风景。
  土峪村的名气,不仅在于村中的山泉石屋,还因为村里有一座青石砌成的哥特式天主教堂。
  沿村中青石板路拾级而上,远远就能望见教堂尖顶。教堂悬在半山腰处,很难想象,在一个山村里,会有如此规模的教堂。
  土峪村天主教堂始建于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被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房屋153间。1937—1939年,由美籍主教杨光筹资新建。教堂主体全部由整块青石堆砌而成。石壁红瓦、圆弧门窗,显示出优美的欧式建筑风格和浓厚的宗教色彩。院内左侧是一幢带阁楼的三层建筑,这是神父楼,是当年神父办公和休息的地方。右侧则是修女楼,是当时修女们居住的地方。
  教堂外面有一条百米左右的青石古道,村民告诉我们,这条古道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古代青州府到济南府的必经之路,因教堂的修建而保留了下来。沿着山路往上走,还能看到另外一段长达几公里的古道。“无论是石房子还是教堂、古道,我们都在尽力去保持村子的原貌。”马海英说。
  在采访中,我们还发现土峪村的石雕艺术别具一格。这些石刻有着完美的形式和娴熟的技巧,村民利用锤、錾、剁斧等工具,依靠丰富的经验将生动精美的艺术形象雕刻在石头上,其造型简洁、浑厚、古朴,艺术价值毕现。
  其实,每个古村落的背后,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民俗文化,村庄的建筑格局,则是千百年择优而居的生存状态,这些,都是吸引游人的“美丽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