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抢抓机遇创新引领

让人工智能成为产业发展新动能

2019-05-16 作者: 田可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田可新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标志,已经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并快速成为经济社会的基础架构和操作系统。当前,人工智能风潮正起,国际国内竞相布局。日前,济南市政协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推动我市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展开调研并召开专题协商会。市政协委员、业内专家、相关企业负责人一致认为,必须抢抓机遇,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打造济南市人工智能新高地。
  济南市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从算法、算力、大数据到产业融合、行业应用等,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和领头企业。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先后落户济南,浪潮集团AI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中创软件、神思电子、雷鸣数控等一批智能企业快速成长起来。
  “不过,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济南市人工智能发展还有不少短板和差距——规划引领不够到位,全市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还在论证阶段;人工智能与重点产业的融合度不高,政府主导的AI应用场景偏少;人工智能领军人才稀缺,驻济高校尚无一所大学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院系。”对此,市政协副主席段青英建议,要科学谋划战略定位,坚持把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特别是同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相融合,同建设国家医疗康养名城、打造国家智慧城市相融合,抓紧出台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专项扶持政策,要集中力量攻坚突破,重点在机器人、大数据、超级计算、神经网络芯片、图像识别等领域占领制高点,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建议在“智能制造、智能商务、智能医养、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教育、智能环保、智能金融、智能旅游、智能政务”等10个方面,进行“人工智能+”试点推广,为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创造条件、提供示范。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需要依托应用场景落地,实现与实体经济的紧密融合,带来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成都、深圳两市,都结合自己的产业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精心规划布局了十几个、几十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这种理念和做法,更加符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未来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供示范、创造经验。相比较而言,我市在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落地上,不但策划规划少,而且实际布局测试也处于起步阶段。”市政协委员,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孙涛建议,在智慧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社会综治、公共服务等领域,充分挖掘人工智能潜在需求,形成场景清单对社会公布,优先支持本地企业参与场景应用试点,在全市开展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助力企业人工智能产品在本地的快速产业化,创造更多的“智慧济南模式”;政府还可与企业合作,建设济南“人工智能孵化基地”,依托人工智能企业的核心技术,以及在一线城市的战略伙伴资源,吸引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公司和人才聚集发展,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帅则认为,在科学研究方向上,可通过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顶尖科研团队交流合作,聚焦济南市重点、优质产业场景,例如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医疗领域的智慧病房设计、基于大数据的医养解决方案、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诊断等,再比如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优化、拥堵预警与治理等,合理开放相关数据供科研团队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际场景落地,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产业界的标杆企业。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智库专家、山东大学数字媒体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孟祥旭表示,人才短缺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本地培养的不多的人才流向了北上杭深等地,吸引和培育人工智能人才,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是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做好战略规划,重点支持一批真正属于人工智能范畴的企业和特色产品,鼓励和引导围绕人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与开发;通过产学密切合作,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致力于人工智能核心关键理论和技术研究,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及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构建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生态,加快出台济南市公共数据采集、共享规范,开展数据资产流通与交易,向人工智能企业开放交通、教育、医疗、旅游等重点领域的数据信息,推动建设并开放多种类型的人工智能海量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和计算平台等;出台政策鼓励驻济高校扩大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的招生规模和培养质量,鼓励相关企业与高校共建学生实习基地、实训基地,支持本地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合作开设专业课程,共建人才培训中心,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