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育种传奇背后有群“土”专家

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省农科院人奔跑在没有终点的路上

2019-04-12 作者: 王亚楠 来源: 大众日报
  图①:小麦栽培专家王法宏(左一)向农民讲解两深一浅小麦轻简化栽培技术。图②: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在东营市农高区示范基地的机采棉现场。 图③:赵振东院士(左二)和团队成员分析小麦新品种做面包的表现。(□王亚楠 供图)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本报通讯员 李才林 刘 佳

  从因高产在全国迅速推广,享有“泰山压顶”美誉的小麦品种“泰山1号”;到我国首个年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济南17”;再到去年一经审定即转让、刷新全国小麦新品种转让金额纪录的“济麦44”……
  春回大地,麦田里生机勃发、青翠喜人。请跟随记者的脚步,循着这一株株青青麦苗,走进这个又“土”又“新”、又“老”又“青春”的农业科研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创新,使命
  面对成绩,没人说“我育成了某某品种”,所有人谈的是“想解决什么问题”

  4月7日,看着试验田里已经拔节、抽穗的油绿绿的麦苗,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农业部黄淮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曹新有,忍不住发了条微信朋友圈:今年的杂交看来要提前了!还缀上了两个表示加油、努力的表情。
  清明假日,踏青出游的好时节。而在小麦专家看来,这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搞栽培的忙着查看各地苗情,及时指导应对;搞育种的更是丝毫不敢懈怠,时时关注着试验田里的苗情,准备迎战新一年的杂交育种。
  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奔跑。不断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正是创新的使命。
  曹新有是“济麦44”的育成人。在农业科研领域,一辈子能育成一个好品种,已经足以骄傲一生。但省农科院的小麦专家们永远是目光向前,面对成绩,没有人说“我育成了某某品种如何如何”,所有人谈的都是“我们团队现在在做什么”“我们努力想解决什么问题”。
  在黄淮麦区,提起山东省农科院,谁都要竖大拇指。往前数有“泰山压顶”:1971年育成的“泰山1号”,在齐鲁大地改写了此前农家种一亩小麦年产不过百十斤的历史,进入杂交高产时代。
  继泰山系列品种之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济麦家族开启小麦育种传奇,2006年育成的“济麦22”,至今都是小麦育种面前的“高峰”。之后,“济麦229”“济麦262”“济麦23”“鲁原502”……省农科院的小麦育种团队不断超越自我。
  最新的“济麦44”,凭借优秀的田间表现和足以替代进口优质麦的优异加工性能,更是一审定就被种子企业和加工企业锁定。    
  不独小麦。目前,在我省种植面积过千万亩的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果树5大类作物中,省农科院育成的品种均占主体地位,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初心,传承
  有专家不敢换手机号,因为“换了,老乡就不好找到我们了”

  3月8日,已经77岁的殷毓芬回到省农科院作物所,给后来人作了一场报告。
  这位在太湖边长大的姑娘,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农科院。即便是讲述从前经历的那些困难、艰苦,她也总带着笑容:“那时候没人说苦,即使研究所下放到农村,大家想的也都是,再怎样也要顶着压力把科研坚持下来。”
  省农科院历史悠久,1959年正式扩建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长期以来,省农科院人矢志不渝搞科研,靠的是内在的一股劲儿、一种精神。省农科院原副院长王荫墀回忆说:“我们到泰安,正是要烤种的时候,引柴少,我就把自己床铺上面的麦秸拆下来烤,一天拆一根,时间长了把自己的床拆塌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泰山1号”横空出世。
  随着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试验条件、科研条件开始逐步改善,大家更是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的春天”,在创新的道路上加劲奔跑。
  后来,殷毓芬开始主持小麦研究室工作。她记得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国家攻关项目,几个农业大省各给买了一套播种机、收割机。1988年,她去法国学习了半年,也陆续把研究室的一些科研骨干送到国外学习。印象最深的是,1986年,省农科院终于上了一个小麦品质分析实验室,“省里给了90万元!”
  这样的初心,一代代传承。即使到今天,全社会对创新空前重视,省农科院人的身上,也并不见浮躁。
  80后的曹新有,面容黝黑,那是风雨阳光亲吻的痕迹。和曹新有一样,朴实、勤奋、执着追求,省农科院的这些专家们仿佛有些“土”,却又真“可亲”。
  常年和农民打交道的他们,面对采访时常常有些“不会说话”,可和农民交流起来,却是毫无障碍。有的“土”专家甚至不敢换手机号码,因为“换了,老乡就不好找到我们了”。
展翅,奋进
  “搞农业科研的,必须能坐住‘冷板凳’,科研不能停!”

  “我一年有50%以上的时间是到农村去,为农民服务。”——这是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省农科院时,问小麦栽培专家王法宏是不是经常到农村去,王法宏的回答。
  大地无言,深情如许。扎根农业科研的人,对土地有着深沉的感情。热爱如何表达?一手是扑下身子的真服务,一手是回应现实需求的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省农科院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记者采访“鲁棉一号”的主要育成人庞居勤老先生时,他数度感慨:人类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是靠科技。
  近年来,由于用工多、效益低,棉花种植陷入低谷,作为第一用棉大国,中国棉花产业发展的问题,还是要靠创新来回答。“搞农业科研的,必须能坐住‘冷板凳’,科研不能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主任董合忠介绍,他们的团队正在积极探索轻简化种植、农机良种配套,希望尽早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创新未敢停歇,厚积方能薄发。如今,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科研院所,已经发展成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龙头和支撑黄淮海区域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
  你我生活中,省农科院创新成果的身影越来越多——
  带回、选育蓝莓品种,支撑我省果树结构调整,昔日的“贵族水果”蓝莓,如今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
  曾经只为饱腹的地瓜,育出新品种“济薯26”,被消费者追捧为“甘薯皇后”,卖到连种薯都供不应求;
  研究天敌昆虫,大棚里飞来好多蜂,儿时记忆里好吃的西红柿又回来了;
  “萌萌哒”鲁西黑头羊,一举扭转我国北方农区肉羊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带动农户、加工企业增收显著……
  新时代,新征程。省农科院人奔跑在奋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