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医疗机构首次向县级输出“第三方服务”

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新体系

2019-04-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凯娣 王凯 杨百团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肝脏体积明显增大,肝内广泛分布大小不等低密度灶……”4月1日,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省影像所)CT诊断专家柳澄,为在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住院的患者刘某,签发首份由两家医疗机构共同给出的CT影像检查报告单,这标志着我省省级医疗机构开始向县级输出“第三方服务”。
  县级医院拍片,省影像所诊断。据该所所长王光彬介绍,双方约定,凡在济阳区中医医院拍的CT、磁共振等医学影像数据,均通过远程网络传送到省影像所山东省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数据平台,由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学影像专家实时阅片,与济阳区中医医院派驻的影像科医生共同签发诊断报告;济阳区中医医院将只负责图像采集,不再单独提供诊断服务。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两地影像中心异地同步运转,形成基层检查、省级诊断、及时报告的新型诊疗服务模式。同时,省影像所对济阳区中医医院的日常影像检查中体位摆放、参数设置、扫描模式等方面给予标准化、规范化指导,达到标准化数据要求,合作期为三年。
  提升基层诊疗服务水平,让病人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专家的服务。济阳区中医医院党总支副书记武玉良表示,病人在家门口医院拍片检查,拿到的是省级专家给出的诊断报告,就不用再拿着片子跑省城,也避免了很多重复检查。优质医疗资源可惠及所有基层患者,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与获得感。同时,有了省级专家的指导,能够有效缓解基层医院影像人才紧缺、技术匮乏,大大改善县级医院的一些设备受技术限制,很多功能不会用、没人用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影像检查技术和诊断专业水平。
  集中医学影像诊断平台、提供社会化专业服务,或成未来医院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的发展方向。省影像所所长王光彬分析认为,随着近年来医疗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医学影像设备的迭代升级,医学影像人力资源不足、“机器好买、人才难求”,以及诊断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省影像所作为山东省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第三方”在线服务,医学影像专科医生24小时值班,统一阅片、签发诊断报告,不仅能破解影像医生紧缺的难题,还能极大地提高影像医生的工作效率,实现医学影像专业医生这一优质稀缺社会资源的科学统筹配置、集约使用,不仅有利于推动医学影像专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影像专科医生的培养和成长,更能使广大患者无论身处乡村还是城市,都能享受到更加专业、权威、准确的诊断。
  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新体系。王光彬分析认为,随着信息技术融入医疗服务的深入,以及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级医疗机构的围墙、“信息孤岛”已经开始打破,一个跨界、融合优质医疗资源互通共享的新时代已经到来。省级机构将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开展一系列统一化、标准化的技术培训指导,推动我省医学影像诊断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同质化,逐步建立起全专结合、分工协作的新机制。有效采集符合数据规范要求的居民健康信息,进一步丰富医学影像数据库,为构建我省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人群的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撑,让患者得到更加快捷高效的诊疗服务。
  此举将对我省医学影像诊断水平产生重大影响。山东省远程医学中心主任张喜雨认为,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唯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医疗机构,集医学影像学诊断、介入治疗、科研和教学培训于一体,拥有同步世界的技术、人才优势,是山东省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和山东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构建省级医学影像诊断平台,不仅有利于实现我省这一领域科研、临床的长远发展,也对提升我省医学影像诊断水平同质化、准确度大有裨益,能够更好地将智力资源转化为切实的群众实惠,具有深远影响和战略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