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这里办事最省事,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

从“一窗受理”到“一标双零”

2019-01-20 作者: 田茹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田茹 
  本报通讯员 邵明典

  从“一窗受理”到“协调联动”,从“容缺受理”到“一标双零”,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叫响“临港办事最省事”服务品牌,从解决痛点难点堵点入手,不断将“一次办好”改革推向深入,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成为常态。
  2018年12月19日14时许,在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商事登记服务区内,坪上镇三和居社区居民汲春艳领到了崭新的营业执照,执照上的法人代表是刘晓丽。
  汲春艳和刘晓丽同住一个社区,也是好友。由于是第一次办理营业登记,汲春艳初时不免有些忐忑。“算上午饭的时间,总共用了不到四个小时,营业执照、公司公章、银行账号、税务登记全部办好了。”汲春艳连称意外。
  临港区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之所以这么快,很大原因是将登记所需的“营业住所证明”改为了“当事人书面承诺”。“从去年10月起,临港区开始实施营业住所申报承诺,而不再提交住所产权权属、使用功能及法定用途等材料。”工作人员刘明明介绍,这是之前群众办理营业登记最烦心的事儿之一,跑居委、跑社区,没有两三趟,这个证明拿不出来。
  像营业执照这样的商事登记,临港区自2018年3月就开始“一窗受理”了。2018年8月,临港区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局,将14个部门、77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9项市级授权事项“一次划转、分批移交”,实现了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的效率标准。
  走进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服务大厅,商事登记、社会事务、投资建设项目、便民服务区等六个区井然有序,每个区都是按“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一体代办、一次办好”的模式设置。首次来办事的企业或群众,只要从服务区的这头走到那头,所有项目就能全部办结。数据显示,2018年,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累计“一窗受理”业务10万余件,接待办事群众12.5万余人。
  要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既要“一枚印章管审批”,也要部门协调联动,做好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形成办事合力。临港区出台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事项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协调联动办法》,将这项工作固化到纸面上。
  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为了加快项目落地,临港区从找难点、堵点入手,探索推出了行政审批服务“容缺受理”和“模拟审批”。
  临沂玫德庚辰年产100万吨铸造新材料项目是临沂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由山东玫德集团和济南庚辰铸造材料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设。项目投资主体明确、基本申请材料符合条件但取得土地使用权需要时间。
  “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慢一直被诟病。以前,项目都要先拿地再审批。拿地的时间长短难料,审批最快也要两个多月,如果材料不全,企业不知要跑上多少次。”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尤作中介绍,“容缺受理”就是对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42项事项,在基本申请材料符合条件但次要材料欠缺的情况下,只需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就可受理。“模拟审批”则是对投资主体明确的项目,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情况下,提前对其他环节进行实质性审核。“这样一来,企业拿地和行政审批压茬进行,全部审批能控制在45天之内,项目落地速度大大加快。”
  1月12日,临港区传来消息,临沂玫德庚辰项目已全面施工,一期部分车间开始投产运行。
  “临港区提出打造‘办事最省事’服务品牌,我们理解就是企业和群众不花钱、不费工夫、不找门路。”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张杰介绍,新年伊始,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始着手推进“一标双零”服务。所谓“一标双零”,即“标准化准入”,从用地、能耗等方面确定标准,推进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的招商引资;“零时限审批”,即把行政审批事项调整到土地报批时限内,确保“拿地即开工”;“零成本审批”,即政府统一购买环评、安评、能评、设计等中介服务,变企业单个项目付费为政府统一打包买单,让企业“拎包入住”。“目前中介代理招标已经启动,各类中介服务费用将全额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张杰称。
  “企业落地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能让项目尽快落地,这钱花得值!”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立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