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东港区西湖镇搭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阵地——

瞧,乡镇有了融媒体中心

2018-12-28 作者: 杜辉升 丁兆霞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杜辉升 丁兆霞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12月18日11:35,熟悉的播报前奏如往常一样,在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的40个村委大院的高音喇叭或音柱里传出。“这个时间,村里人基本都在家里准备吃饭,听听喇叭上说的新鲜事,也不耽误干农活,很好!”在西湖镇陈家庄村村头,村民潘月秀正打算回家做饭。
  怎么个好法呢?潘月秀给记者举例,“前一阵喇叭说了新车站启用的事,我们以后去市里就不会稀里糊涂再找老站了。前两天通知说让赶紧去办医保,刚刚喇叭又说了冬季煤炉取暖,这些都是咱老百姓当下生活要注意的紧要事。往远了说,那会喇叭里还说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国家开大会了,听听这些我们思想也不落伍;隔三差五讲的那些老故事,孩子听听也中用。”
  据悉,自打去年4月份起至今年12月18日,这个让潘月秀感觉很受用的“午间一刻”播报,已经在西湖镇播出了389期,40个村村村不落。播报时间也从一开始的每周一三五的15分钟,延长到了现在的周一至周五的半小时。唱红歌、学政策、听信息,已经成为西湖群众每日午间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肴”。
  而这样的“精神大餐”,除了村委大院的高音喇叭和音柱,西湖镇群众还可以通过有线电视、手机微信“西湖发布”四个终端,来收听收看。目前,全镇已经安装高音喇叭40个,音柱116个,有线电视用户4400余户,“西湖发布”微信粉丝3600人。
  党的创新理论、便民信息,何以及时“飞入寻常百姓家”?高音喇叭这一“原始媒体”,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缘何能在一个乡镇同步发声?西湖镇探索打造的一体策划、多元发布的镇级融媒体中心,就是该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阵地”和多媒体融合的“黏合剂”。
  去年4月份起,为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西湖镇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这一主线,以智慧西湖综合信息平台为依托,投资100余万元,对有线电视、微信公众号、智慧西湖等资源进行了整合。同时,在镇村两级同步推进广播室建设,创立智慧广播“午间一刻”,并通过智慧西湖平台、有线电视、西湖发布同步发布,搭建起与群众沟通的媒体桥梁。
  平台融合的同时,针对专业人才缺乏这一镇级媒体最大问题,西湖镇打破站所、部门之间的管理界限和媒体分隔,整合宣传、党建、广播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由镇党委书记直接领导,宣传委员具体负责,实行人员融合,确保了现有人才的快速融合转型和培养。西湖镇党委宣传委员胡文秀告诉记者,目前,西湖镇党委政府以及各站所的35岁以下年轻人已全部排班,在广播室坐班播报。18日中午的两名“播报员”,就是扶贫办和人社所的工作人员。
  有了平台有了人,不怕“好声音”传不出去。智慧广播“午间一刻”,采用“实时播报+录播”的方式,不仅党的创新理论、各级重要会议精神、全镇重点工作等实现了穿插式宣传,开设的站所长讲堂,还对群众关心关注的业务知识及时进行了点对点解读。
  在传好党的声音同时,西湖镇还通过融媒体中心,着力讲好西湖故事,提升地域文化自信。对山东省劳动模范、敬老院院长焦自华,山东好人、最美母亲陶桂玲等先进人物事迹的集中宣传推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学习热潮;原创的MV《醉美西湖故乡情》在“智慧西湖”“西湖发布”等平台一经发出,立即成了网络爆点,仅“西湖发布”公众号微信阅读量就近2万人次,深深激发了西湖人特别是远在他乡的西湖人对家乡的热爱、怀恋之情,提高了西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融媒体中心线上实践的同时,西湖镇还积极推动线下活动开展,放大文明效应。在融媒体中心的宣传助推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网站”活动方兴未艾;环库半程马拉松、乡村定向体验游、状元文化节等一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今年吸引了6000余人次参与。
  在融媒体中心的广泛宣传下,今年“十一”期间,西湖镇花仙子“百合节”涌入游客15.6万人次,创历史最大游客接待量。在此期间,除了景区移动音箱循环播放提示信息,西湖镇充分利用融媒体中心及时发布旅游信息及游客指南,通过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交通状况,镇村干部群众300余人齐上阵疏导。最终,8万辆轿车无一剐蹭,15万游客无一发生意外,旅游秩序井然。
  在日照市今年第一、第三季度城镇综合管理考核中,西湖镇均名列全市C类乡镇第一,前三季度综合成绩稳居东港区C类乡镇第一。今年,西湖镇还被成功认定为山东省卫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