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油田

在较量中提升技能

2018-11-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通讯员 徐海峰
          王振国 孙万芹 

  首次参赛,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的5名员工用浅海技能在深海竞赛平台中获得团体第四名,实属不易。
  11月2日,在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暨第八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职业技能竞赛中,他们一举夺得采油工(海洋油气开采)个人银牌1枚、铜牌3枚、团体铜牌的优异战绩,为中国石化赢得了荣誉。
  除了荣誉,参赛人员收获更多的是见识和素质的同步增长。
一张邀请函
  8月初,中国石化收到了一张参加海洋采油工技术比赛的邀请函。此次比赛是中国技能大赛二类竞赛,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承办。
  邀请函经过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最终来到了海洋采油厂。接到通知后,海洋采油厂有顾虑:与中海油海上开发技术趋向国际一流不同,胜利油田海上开发是从陆地走向海洋,在技术、设备方面存在差距。
  对胜利油田来讲,此次竞赛也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走出胜利,向更高水平学习。抱着这样的心态,一场内部选拔考试开始了。
  根据比赛经验,近3年在厂级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经过综合考量,选出10名优秀选手。5轮选拔考试后,根据个人表现能力、技术理解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指标,5名选手组成参赛队伍。
  面对复杂多样的海上平台系统,他们组织协调设计院专家,为选手讲解设备设施工作原理,熟悉仿真基地。此外,由技术专家和首席技师组成的教练团队,全程跟进选手们的赛前训练,精心制订培训计划,从理论基础入手,让选手对知识点逐个学习掌握。
  没有合适的训练场地,不了解比赛内容,他们联系到实操项目比赛地点天津培训中心接受培训实践。27天里,他们反复进行实操训练和现场跑位,把操作间的设备设施和生产流程牢记于心。
白天是“演员”,晚上是“编剧”
  比赛结束了,选手孙文波还会经常梦到训练、比赛的场景。
  在天津接受培训的日子已经刻在了他们的脑海里。来到训练场地之初,他们就被内部设备设施的宏大场面震撼,“比之前训练场地高了几个层级,简直就是海上平台的一个翻版”。
  不熟悉,他们能做的只有增加操作的次数。在训练期间,多支队伍汇集训练中心,每天属于他们的操作时间并不会太长。他们就联系训练中心把中午关闭时间当成了自己的专属时间。近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没有睡过一个午觉,每人每天都能超过三万步。
  他们白天是“演员”,晚上是“编剧”。选手们根据白天操练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每天晚上都会对脚本进行修改。培训成果初步固化到了他们的脚本上,选手们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入门学习到熟练操作的过程。
  在理论项目准备过程中,选手马庆春编写小程序,把1399道理论题囊括其中,选手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手机答题。最终,4人在理论方面获得满分。
  比赛临近,培训中心关门迎接考试。他们就在附近公园的空旷地,拿着对讲机,模拟考试,不一会儿就吸引了不少围观的群众。
  最终在团体赛中,在设备故障耽误近5分钟的情况下,他们用时49分钟完成全部操作,速度明显快于其他9支中海油队伍。
是较量,更是提升
  曾经多次参加胜利油田技能比赛的孙文波说:“两个多月的训练比赛,既是多年工作实践的总结和考验,更是一种质的飞跃,让自己具备了向深海迈进的能力。”
  团队比赛模拟了排查多种故障导致的关断并重新启动平台的过程,让他们掌握了故障原理及处置方法,并能够迅速排查出重大问题引起的关断,做到及时处置。
  中海油工作形式与海洋采油厂不同。中海油的员工需要具备“多专多能”,一个海洋油气操作工工种包括油田油井岗、原油岗和污水岗3个岗位。比赛过程中,他们也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各个工种的技能。
  团队比赛中,5个人,完成从排查小故障、启动平台到排查二级关断再启动平台的过程。这在之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参赛选手刘琎浩说,除了技能上的提升外,比赛也让他们长了见识。中海油装备技术标准完全参照国际技术标准,设备性能和材质技术标准都极高。设备设施运行高度自动化,生产系统有多重保护机制。在他看来,此次比赛是提升自我的过程,也是对标先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