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徐传勇用“品牌”和“创新”打造有益于社会的金融机构

为民营经济插上资本“翅膀”

2018-11-09 作者: 白晓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白 晓

  11月7日,立冬日的岛城雨过天晴。在青岛华商汇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商金控”)董事长徐传勇心里,中央和省委对于民营企业的关心犹如这初冬的暖阳。
  2009年,徐传勇是一家国有银行高管,在多次与民营企业的业务接洽中,他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感同身受,矢志投身融资担保业。于是徐传勇在这一年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选择自主创业。当年9月,华商金控的前身——华商汇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商汇通”)成立,徐传勇领着6名员工,从零开始。
  时值民间金融机构野蛮无序生长的时期,当时熟人都觉得徐传勇“去放高利贷、挣大钱了”,而且企业面临着如何实现业务零突破的难题。创业维艰,徐传勇却异常冷静——宁肯获利少一些,也要走得稳一些。于是,徐传勇将建章立制作为了优先的发力点。
  “成立第一年我们出台了大批制度,一类运行管理制度,一类业务制度。直到今天,公司的制度建设一直常抓不懈,重要制度集体讨论、新出台制度组织学习,每年都对相关制度进行修订、汇编,这让公司得以在制度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徐传勇说,“民营企业一定不要热衷于挣快钱,牟暴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练好企业内功,特别是要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多年来民间金融机构无序发展的痼疾在2011年集中爆发,行业一片哀鸿。纷乱形势下,华商汇通凭借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得以独善其身,首批通过了省、市金融办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规范整顿及验收,并取得了业务经营许可证。
  面对纷至沓来的业务,徐传勇没有迷失方向。在一次担保项目评审会上,面对着一笔上会的化工类项目,硬是否掉了项目的可行性,放弃了这次盈利机会。
  如今的华商金控已从初出茅庐的小企业发展成为集融资担保、融资租赁、股权投资、资产管理等10多项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在徐传勇看来,这得益于公司牵住了“品牌”的牛鼻子,并拥有持续创新的能力。
  “作为一家金融公司,诚信是生命线,打造品牌即是树立诚信标志。与此同时,创新的产品是承载品牌的载体,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才能做有益于社会的金融机构。”徐传勇说。
  面对来之不易的局面,徐传勇说:“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金融与实体是相互依存的。特别是作为一家民营金融企业,在自身强健体格的同时又要服务于民营企业,要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
  在青岛市市北区郑州路43号橡胶谷内研发中心12层的办公桌上,“勇做创业者”的座右铭折射着徐传勇多年来坚守初心、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初心就是公司‘引领金融进步 驱动实业发展’的使命,创新就是要探索如何做一家有益社会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徐传勇说,“不管是与科技部门合作开展的‘投保贷’,还是与质贷办、保险公司合作开展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都是希望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插上资本的‘翅膀’。”
  据统计,截至目前,华商金控已经累计为22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了近300亿元的各类金融服务,其中融资担保112亿元、融资租赁38亿元、贷款周转107亿元、累计管理资产规模23亿元、基金规模近10亿元;自身纳税超过6000万元,带动新增利税超过25亿元,带动新增就业人数近2万人。
  “山东已把现代金融列入十强产业。我们有信心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好现代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执着于创新的徐传勇的脚步从未停止。他透露,公司未来还要推出更多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提升公司的厚度和深度,以金融创新支持更多中小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