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规划建设全面展开

园区规划与产业设计凸显德国风情

2018-11-01 作者: 晁明春 来源: 大众日报
  2017年5月,国家工信部批复同意在济南市设立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这是工信部批准设立的第五个、北方第一个中德合作示范区。合作区规划建设目前进展如何?在2018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济南市相关部门进行了通报。

  □ 本报记者 晁明春

研发制造“双中心模式”
  “为了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合作区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设计,济南市特别委托了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世界五大行之一的戴德梁行、德国SBA设计咨询公司。”济南市高新区中欧制造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红文介绍。
  据了解,合作区位于济南高新区的临空经济区,依托高新区的十大产业园之一的中欧制造业产业园规划建设,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济南临空经济区集国际空港、国家铁路一类口岸、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陆港监管中心、保税物流中心、邮政物流、小清河航运优势于一体,是济南国际内陆港的核心区域。
  “合作区园区规划与产业设计凸显德国风情。”刘红文表示,按照“核心区+辐射区”的空间架构,规划构建“3+2”的产业体系,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制造业、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等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工业设计、教育培训、科技金融和知识产权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形成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双中心模式”。
  据介绍,设计突出德式标准化、工业4.0化、配套完善化,集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通过产城融合、生态赋能,打造一座集德国标准与品质和济南特色于一体的中德产业园,世界一流的国际智能制造区、国际中小企业合作标杆示范区。该规划将于本次中德合作交流大会期间对外正式发布。
  “去年中德大会上合作区揭牌仪式后,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市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推进工作机制。”刘红文说,目前济南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加快中德合作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拟在土地利用、园区开发、财政金融、对德合作、人才引进、产业发展和强化机制保障等七个方面给予支持。
全力搭建对德合作交流平台
  为深化与德国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小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济南市在德国斯图加特建设了协同创新中心,搭建公共科技平台、实验室等基础服务设施,探索“基础服务+增值服务+专项服务”的多元化服务机制,形成“本地注册+海外孵化+国内加速转化”的新型孵化模式。并连续成功举办“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等高端峰会论坛,搭建交流平台。
  “关键是要打造对标德国的软环境服务体系。”刘红文说,济南市积极搭建金融资本平台,补充制造业资本“血液”。按照“推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相融合、带动实体制造业发展”的理念,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引进产业基金、股权基金、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资产管理和金融服务公司等产业金融类企业,为制造业筹备资本“血液”。进园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可以带着技术和未来市场入园,以少量资金投入启动,快速投产并走向市场,抢占市场先机。
  同时,搭建高技能人才培育平台,打造制造业人力“发动机”。济南市搭建起西门子工业4.0创新中心、济南职业学院-AHK中德技术中心、山东英才学院与德国费斯托中国培训项目合作的“中欧智造机电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培养“操作者+创新者”的实用性技术工人,打造面向欧洲企业实际需求的人力资源支撑发动机,以此吸引高端、龙头企业进驻,实现“以人聚产”。
  此外,济南市还构建技术成果及项目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平台,推动制造业国际“联姻”。推动建设“德国技术转移中心”,从海外科技成果资源中筛选项目,对接产业引导基金,开展成果转化和落地,共同推动国际技术转移和产业化。联合权威知识产权保护及运营机构,与现有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合作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中心,推进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和区域性知识产权集聚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完善。
推进“双招双引”项目落地
  据刘红文介绍,济南市着眼于资本招商,与市产发集团合作设立中欧智造产业投资基金,打造“基金+基地”“股东+房东”模式,开拓项目融资及成本回收渠道。着眼于生态招商,立足“四新”促“四化”,策划吸引优质企业优势互补、跨界融合。通过“1+N”专业子园区模式,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建立有机和谐的“企业生态系统”,实现工业基础制造数字化、智能化的路径,带动中小企业共同提升创新能力。
  目前,园区新注册企业180余家,其中产业金融类企业70余家。航加国际航空产业园、普洛斯机器人产业园、8+6功能芯片、博世马勒涡轮轴等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项目落地。国际企业港项目、“四供两排”“五纵三横”路网等市政配套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