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精准扶贫无缝对接乡村振兴——

小馆村脱贫记

2018-10-11 作者: 彭辉 来源: 大众日报
  □彭辉 报道    在小馆村的乡村车间里,农村妇女也挣起了工资。
  □本报记者 彭 辉 
  本报通讯员 孙德君

  威海高新区初村镇小馆村,是一个仅有73户183口人的小村,也是离镇区最远的一个村。小馆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后,威海高新区和初村镇整合各方面力量,在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基础上,通过产业振兴为村民蹚出了一条条致富新路。
  精准扶贫如何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偏远山村怎样焕发活力?初村镇党委书记刘光耀说,“地理位置偏远并不代表着思想的闭塞,我们用新的思维方式给村里带来新的发展模式。”
  “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一个月收入2000—3000元,而且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不需要额外的交通费和饭费。”在小馆村原村委大院改造的“乡村车间”里,村民潘守青正与其他30多名工人一起,手脚麻利地加工打印机配件。
  小馆村原村委大院一直闲置,村“两委”决定引进加工车间,帮助贫困户脱贫,为其他群众增加家庭收入。经过多方联系,小馆村与给世界500强企业惠普打印机做配套的宇庆电子达成了合作,这家工厂生产供货稳定,收入较高,而且生产环节很适合一般村民从事。目前,小馆村乡村车间年产值已达120余万元,带动近30名村民、贫困户就业,本村有意愿的全部安排,外村也有人来打工,有的熟手每月可赚近3000元。
  公寓式养老,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日间照料……这些年在城市日渐兴起的养老方式,似乎离乡村生活很远。可是,小馆村却引进了一家具备现代养老理念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为了解决小馆村及周边农村的养老问题,威海高新区管委投资180多万元建设小馆村社区服务中心,并配套建设了养老设施。今年5月份,小馆村引进社会力量开办了一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负责人张文政经营着多家养老机构,他告诉记者,由于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所以收费不高,对于贫困家庭还给予更大的优惠。“社区服务中心的村卫生室就和我们在同一个大院里,很方便照料老人。除了常住的老人,我们还开展日间照料,老人可以白天在这里吃饭、娱乐,晚上回家休息。对于不愿离开家的老人,我们还将提供送餐等上门服务,实现了居家养老。”
  潘永明老人对养老服务中心的生活很满意:“我自己住单间,每月才900元。这里管吃、管住,还有医生量血压、测血糖,都免费,有一帮老伙计聊天、下棋、打牌,日子过得不孤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小山村与国家大战略实现了接轨。
  在威海市,很多人的微信上关注了“威海馆子”这个公众号,需要蔬菜、鸡蛋、水果等,都可以通过微信订购,足不出户就能吃到新鲜无公害的蔬菜。这个公号是小馆村上一任第一书记郑立杰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馆村的农家菜搭上互联网快车,卖个好价钱。
  接替郑立杰的第一书记慕东峰也接过了微信公号的管理,他现在将目光瞄向了村里即将成熟的苹果。“通过微信公号卖一批,再联系区内大企业团购一批,让小馆村的苹果红遍威海。”对此,慕东峰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