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听黄河回响,寻溯文明之根

2018-09-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胡艳丽
  杨先让,徐悲鸿的学生,黄永玉的朋友,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创建者之一。他的这部《黄河十四走》,既是为民间美术系创系教学所完成的实地考察作品,也是一部向中国数千年黄河文明致礼的巨著。
  此时,距此套书的第一次出版,差不多过去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民间艺术真的如他所言,如潮水般消退于现代商业、科技、文化的包围之中。有些读者见惯了艺术中的“阳春白雪”,见惯了精雕细琢、雍容华贵的殿堂艺术,初看这套书中的图片,或许会有一种由城市进入乡村的感觉,有些民艺看上去简单幼稚,它们不符合各种所谓的美学原理,不讲比例,粗犷、奔放,天马行空。比如贺兰山发现的岩画,反映的都是人类最原始的繁衍渴求;在山西河曲发现的兽面瓦,通常造型简单,做工粗放。其实,艺术本就不该有一定之规,当我们摘除有色眼镜,剔除艺术偏见,再去欣赏这些带着稚朴气息的民间艺术,你会发现简单并非意味着别无深意;粗犷未必意味着情感粗糙;那些流传千年,却仍然保持着童稚时期形态的民间艺术品,恰恰证明着这种艺术持久的生命力。
  民间艺术不同于宫廷艺术,宫廷艺术虽发端于民间,但一旦走入帝王将相、士大夫之家,就脱离了实用性,开始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精雕细琢。民艺最重要的作用除了装饰,还有实用性,只有经历代手艺人不断打磨,经民众不断选择而仍然能流传下来的艺术才是真正符合百姓审美及心理需求的。比如民间的那些看上去“呆萌”的石狮子,其实正是人们心中的福兽,它们不可能像宫廷石狮子那样高大威猛,也不可能那样精雕细琢,这些遍布于寻常百姓家的小巧呆萌的石狮子一方面为平民百姓镇邪避灾,一方面又给百姓以寻常温暖。
  再比如在书的最后,杨先让老先生提笔书写的山东泰安皮影艺术,这撑杆操作外加吹打弹唱的全套民艺表演,可不是一套皇家乐队的装配,这里所有的操作仅由一人完成。民间老艺人范正安腿脚并用,声形并起,小鼓小钹节拍协调,唱腔苍老有力,帘幕背后他一人撑杆耍着皮影片子,完成一出完整的传统民间故事,确实堪称“难以想象的艺术”。这套绝活的形成,绝非天赋,而是因为当年的民间艺人,为了讨生活,为了节省人力,而不断改进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发掘自身潜能,在代代改良与传承中形成了这民间艺术瑰宝。
  可惜的是现代的各种速成艺术,“小鲜肉”审美,加上炫酷的灯光音响效果,已经让有深厚历史人文底蕴的传统艺术难有立足之地。
  这一本《黄河十四走》,既是民间艺术的发掘之书、记忆之书,也可称之为一部怀念之书。在百年后,该书或许就是中国黄河流域民间文化的绝唱。正如老先生所言“为了复兴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元气,为了寻求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赖以生存的不朽精神——那纯朴天然、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阳刚之气,为了摆脱那些矫揉造作的胭脂气,还有在象牙塔里哗众取宠、无病呻吟和自作多情的姿态,就必须走向民间去”。 
  《黄河十四走》
  杨先让 杨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