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招生方案、增加教育资源、设立弹性学区,出台三年规划,建设大学区制

历下教育:主动作为,化解上学难

2018-09-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王原
    本报通讯员 李勇 于虹

  济南市历下区有着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但近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人口输入型城区,再加上二孩政策放开,学龄儿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新建学校的进度。孩子上学的“头等大事”成了“头等难事”,成了全区教育工作的难点和焦点。历下区教育局主动作为,全力化解这一难题,历下区教育局局长顾朝霞近日也被授予济南市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干部称号。
打出组合拳,破解学位不足难题
  8月31日,历下区教育系统暑期工作会议提出:明晰形势,正视差距,找准全区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加快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让教育优质均衡给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首要的问题是继续加大力度化解“上学难”。当时各级上报的统计数据,让人一看吓一跳。单是小学,2017年毕业了7100多人,但摸底的入学儿童却高达9300多人,整整超了2200多人。学前班和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总体近2万人。
  一边是孩子上学不能等,一边是资源不足难解决。历下区教育局班子认定一条:一个都不能少,要保证当年全区每个适龄孩子都有学上。局班子成员也进入“战时状态”:挂图作战、划片负责,每天召开好几个协调会,常工作到深夜。燕柳小学是历下区热点学校,办学空间紧张,让不少心向往之的孩子吃了“闭门羹”。面对这个协调难度大、“生了茧”的老问题,区教育局领导主动当起了项目“包挂人”。经过几轮艰苦谈判,终于拿下了隔壁的闲置楼院,增加了360个学位和11间功能室,学校空间紧张的问题得以解决。
  就这样,历下区打出了“调整招生方案、增加教育资源、设立弹性学区”一系列“组合拳”,成功啃掉了“学位不足”硬骨头,全区近2万名孩子顺利入园入学。
  解了燃眉之急,更要有长远打算。招生季一过,全区迅速启动中小学、幼儿园发展愿景大调研,摸清底数,科学预判,出台了《历下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三年规划》。顾朝霞说,“相信不久的将来,历下区会有足够的学位,老百姓将不再为入园入学的问题犯愁作难。”
党建统领推进教育均等化
  办优质教育,先要有一支战斗力强、敢打硬仗的“满格”队伍。历下区教育局深入调研,完成了涉及全区53名校级干部的调整工作。同时,按照省、市有关部署,经过几个波次的宣传教育和充分调研,2017年底,历下区校长职级制改革完成。全区73名校长、园长脱掉“官帽”,开启了专业化成长之路。而且,山东大学附属中学等12个“单位办学”的校长,也主动参与到全区职级改革中来,实现了历下教育职级一体化。
  历下区教育局聚焦“以党建统领推进教育均等化”,提出了建立“大学区党委”的工作思路,实现党建、业务一体化融合发展。在这个思路引领下,全国教育系统第一个“大学区党委”——甸柳中学学区党委成立,形成了“一圆五方”党建工作机制,即以党建工作为圆心,覆盖公办中学、小学、幼儿园、两新组织、社区教育五大教育形态,激活了区域党建微循环。
  同时,将党建工作列入校长职级认定标准,68个基层党组织书记向局党委进行党建责任述职,压实了党建责任;组织6个巡查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新建12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夯实了党建基础;建立健全党组织“堡垒指数”管理体系,实施党支部星级制建设,提高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加强党管人才,建立314人的优秀教育管理人才库,选聘校长61人;开展“教育五情”活动。
探索学区制集团化办学
  新起点新使命,历下区教育局提出,首先要在优质均衡发展上有新成效。指导学校制订《学校三年德育规划》,建立7个德育项目合作体加强育人;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得到有力落实;义务教育实施了《历下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三年规划》;建立历下民办教育协作体,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名优教师培育,全面推行“智慧教室+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2018年历下区信息技术考试合格率达99.43%,体育学考满分率92.23%,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学习型城区建设,6月份顺利通过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全国数字化先行区”的评审;深入开展课外延时服务,为1.56万名学生提供午餐配送,为1.22万名学生提供课后延时服务。
  实施办学品质提升工程。制订《关于大学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探索“学区制集团化”办学;做好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区工作;做好校舍建设提升工程,积极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全力推动历下区教育事业“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