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民生

2018-08-2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合作经营”成为脱贫“金点子”
  “和我们村紧挨着的宋官村的贫困户去年拿到了2000块钱的项目分红呢,我也是贫困户,为啥没有这样的好事啊?”说这话的是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贫困户王秀菊。
  面对这样的疑问,邱家店镇立足实际,在多方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2018年实行了合作经营项目,将涉及本镇的扶贫专项资金统一整合使用,投入优质项目,项目收益面对全镇所有贫困户统筹分配,实现贫困户收益分配全覆盖,有效解决了插花村贫困户的增收问题。邱家店镇对镇项目聚集区内的规模企业进行考察,并多次到工商局、审计局、农业局等部门咨询论证项目运作方式,综合考虑企业的产值规模、税收、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因素,最终确定合作企业和合作方式。同时,镇政府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合作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估,由一家市级龙头企业进行担保,每年6月份由镇政府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核查,确保扶贫资金资产保值增值、循环使用。
  (王红)
自力更生是出路 精准脱贫靠双手
  门前盛开的荷花池,旁边时常有鱼儿跳动的水塘,不远处穿梭在果园下的散养鸡,里外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新建房屋。只有看到墙上悬挂的新泰市禹村镇精准扶贫联系牌时,才知道这是徐家岭村贫困户张仁珠的家。
  多年患有心脏病,无法干重活,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有个正在上学的儿子,家里的土墙屋也年久失修,这就是张仁珠前两年的生活写照。2016年,新泰市畜牧兽医局第一书记秦忠驻村后,多次到张仁珠家走访,听取他对脱贫的想法,了解他家的实际情况,鼓励他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2017年禹村镇开展了贫困户危房改造行动,张仁珠搬进了崭新的砖瓦房;利用畜牧部门帮扶的7000元资金,购买了电焊设备,重新拾起了以前的电焊技术;对屋旁的乱石坑借势围栏蓄水撒入了鱼苗,门前的臭水沟重新修葺成了荷花塘,远处荒草蔓生的空闲地栽上了樱桃树,林下养上了散养鸡,张仁珠正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步步摘下头上的“穷帽子”。现在,张仁珠的樱桃树已实现收益2000多元,年底鱼塘也能实现收益1000余元,散养鸡收入1500余元,加上平时靠电焊打零工能收入8000多元,还有年底村里扶贫养猪场的分红,张仁珠看到了希望,充满了信心,在实现脱贫大步迈向小康的路上走得越来越扎实。        (王亮)
“养老小金库”助脱贫
  近日,在宁阳县伏山镇张家庄贫困老人朱恒来家中,一项“孝善养老”协议签约活动在镇、村工作人员的共同见证下顺利完成,为炎炎夏日中的一家人送去了阵阵清凉。
  为解决农村贫困老人养老脱贫难题,今年以来,宁阳县伏山镇结合当地工作实际,探索实施了“孝善养老”扶贫工作机制,面向辖区农村年龄65岁以上、有子女、没有享受其他固定救助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老人,设立“孝善养老奖补基金”,基金由贫困老人子女缴纳和政府贴补两部分组成,贫困老人子女每月为每位老人最低缴纳“孝心赡养金”100元,当地政府每月为每位老人贴补“孝善养老奖补金”50元,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政府每月贴补80元,共同组成农村贫困老人专款专用、保障有力的“养老小金库”。为确保“养老小金库”合理运行,按时足额发放,该镇还成立了孝善养老理事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赡养费的收缴、管理及发放工作,各村也相应成立了村级“孝善养老理事会”,安排专人专职,具体负责宣传发动、信息登记、协议签订、档案留存、日常监管等工作,并作为第三方与村内贫困老人及其子女,共同签订“孝善养老协议书”。目前,已有19个村的30户贫困老人完成了协议签订,子女按时足额缴纳了赡养费,为各村子女孝老、尊老、爱老,实现农村老龄贫困人口稳固脱贫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赵海梅 宁抗抗)
“雨露计划”滋润贫困学子心田
  “谢谢扶贫办工作人员,谢谢!”在宁阳县磁窑镇扶贫办公大厅,尹家洼村村民宁付香紧紧地握着扶贫办工作人员的手,不住地感谢着。原来,她女儿张慧在枣庄职业学院就读,今天刚刚办好“雨露计划”申报工作,如果系统审核成功,张慧将能每年领取3000元的补助,极大地减轻这个贫困家庭的负担。
  为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切实减轻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经济负担,磁窑镇扎实开展“雨露计划”扶贫助学工作。镇扶贫办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与贫困户帮扶责任人作用,大力做好政策宣传,给贫困户发放宣传册,并入户解读“雨露计划”基本内容,让贫困群众全面清楚地了解该项扶贫政策。同时,组织帮扶责任人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进行摸底排查,详细了解贫困家庭学生就读情况等相关信息。在进一步调查摸底基础上,抽调机关干部组成专门班子将达线学生逐户与建档立卡档案核对,重点核查申请资助学生家庭人口、收入情况、贫困状况、是否入校就读等,让贫困户家中符合条件的学生切实享受到扶贫政策的阳光雨露。       (王庆国)
岱岳区山口镇
“精”字扶贫赢锦旗
  近日,岱岳区山口镇后迓庄村贫困户韦孝臣的家属给帮扶干部钱占燕送来了一面写着“衷心感谢对我诚挚的帮助和支持”的锦旗。“自从钱占燕帮扶俺家,家里的生活就有了新盼头,她把俺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对我们像亲人一般,让俺全家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韦孝臣的家属感激地说。
  钱占燕只是山口镇108名帮扶干部的一个代表。脱贫攻坚总攻以来,山口镇党委政府将精准帮扶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以问题整改、规范提升为抓手,在户情摸排、档案管理和实地帮扶上精准发力,确保贫困群众实实在在受益。在产业扶贫方面,对脱贫攻坚以来实施的25个扶贫项目,加强后续运营监督管理,严格按规定落实项目分红,确保贫困户按期获得帮扶收益。在就业帮扶方面,依托辖区内丽源工贸、千宇制衣等爱心企业,积极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残疾人到公司工作,或在村内安排卫生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最大程度挖掘贫困户就业潜力,增加收入。在政策落实方面,及时传达落实扶贫惠民政策,确保低保特困、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特惠保等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在精神扶贫方面,注重既扶贫又扶智扶志,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为契机,为贫困户发放“暖心挂历”,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政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贫困户自主就业能力,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牛军剑)
爱心助餐让贫困户吃上“暖心饭”
  中午11点半,东平县东平街道栾庄村贫困户张树同高兴地从邻居手中接过他的午饭,这份荤素搭配、营养可口的饭菜是由东平街道敬老院免费提供的。为贫困户提供助餐服务,是东平街道扶贫兜底内容之一,通过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并送餐到家的方式,让老弱病残特殊贫困群体足不出户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让他们生活得更健康、更舒心。
  张树同和妻子均80多岁高龄,儿子自幼一级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爱心助餐”项目实施以来,东平街道将张树同一家纳入“爱心助餐”对象,并聘用张树同的邻居为送餐员,一天三次及时送到张树同家,保证他们都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
  “我们老两口年纪大了,什么活都做不了,孩子身体又不好,从前总担心以后日子怎么过。政府不仅给我们发了救助金,现在还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感谢政府!”张树同激动地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东平街道围绕脱贫解困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建立起完善的帮扶长效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生活上给予照顾,感情上实现慰藉,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脱贫攻坚特别是老弱病残人员脱贫落细落小落实,确保脱贫奔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
  (陈雪)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助力精准脱贫攻坚
  近日,笔者在肥城市老城街道辛屯村黑枸杞种植基地内看到,成行的黑枸杞长势喜人,黑紫色的果实如同一颗颗饱满的“黑珍珠”缀满枝头,十几名群众正忙着除草、采摘黑枸杞。“以前这块地上都是种点小麦、玉米,每亩地一年的收入不超过700元。为了提高土地产出效益,2016年村集体把这些土地都流转过来,集中种植黑枸杞,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来基地打工,流转费加工资一年能收入5000多元。黑枸杞每年可采摘3批,现在采摘的是第2批,每亩土地可获得收益1.2万元,产值和效益都不错。”辛屯村党支部书记田玉会介绍说。
  今年以来,老城街道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强村富民特别是增加贫困户收入的“金钥匙”,深挖潜力、整合资源,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目前,全处33个村居共建有76个增收项目,实现了村级增收项目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确保既打通村级发展的“新路子”,也鼓起贫困户的“钱袋子”,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吹响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李衍伟)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脱贫攻坚基石
  近日,宁阳县华丰镇成功庄村的文化大院内,文化主题公园已基本建成,工人师傅正忙着垒砌人行道。文化大院建有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广场上设有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运动设施,广场周围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周围道路硬化400平方米,集办公、休闲、娱乐、健身、观赏于一体,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成功庄村是宁阳县华丰镇的省级贫困村,位于华丰镇西南部的丘陵山区,以前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健全,形成了越穷越差越差越穷的恶性循环。脱贫攻坚以来,村“两委”和第一书记深刻地认识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在抓好扶贫项目的同时,积极搞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先后投资80万元,硬化道路10000多平方米,新建排水沟2000余米,新上变压器1台,打井3眼,在主要路段和重点路口架设了路灯和监控,村内道路基本实现户户通,水、电、网络、广播电视、卫生保洁、健身场所、卫生室服务、学前教育、生态环境等都达到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标准,成为华丰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村。
  (吕玉华)
贫困残疾人喜圆行走梦
  近日,在泰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肥城市仪阳街道鹿家沟村的贫困残疾人员李庆让在父亲的搀扶下,踩上新安装的假肢,摆脱了拐杖,重圆了正常行走的梦想。“十分感谢仪阳街道的领导帮我联系这个事,给我安上了假肢。我已经伤残三年了,想想以后可以不用双拐走路,还能为家里做点事,心里非常高兴。”李庆让激动地说。李庆让身患精神、身体双重残疾,而且父母年迈,均无劳动能力。在了解到泰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精准助行,共奔小康”活动后,仪阳街道积极对接联系,为李庆让争取了免费安装假肢以及康复指导培训等项目,为帮助其恢复部分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了保障。
  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贫困人员实现站起来、富起来的梦想,仪阳街道将继续深入推进贫困残疾人员康复工程,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使残疾贫困人员切实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的温暖,让他们回归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顺利实现脱贫。
  (唐道科)
“一控双增”新技术
农业扶贫助脱贫
  近日,宁阳县堽城镇农技站与扶贫办工作人员紧密联合,对全镇范围内所有种植花生贫困户信息进行统一汇总,并组织专业化服务团队对贫困户花生种植区实施“一控双增”项目,集中解决花生结荚期病虫集中危害、植株早衰、产量降低等难题。
  “现在正是花生的结荚期,也是实施花生‘一控双增’项目的关键有效期。专业化服务组织正采用飞防和地面防治技术相结合方式,对全镇统计的279户贫困户516亩花生进行一次性统一施药,防治中后期蚜虫、叶螨等多种病虫害,保护花生叶片正常生长,以实现花生增产、贫困户增收。本次项目共涉及31个村,预计下周全部完成施药。”堽城镇农技站副站长房丽霞说,“我们前期还举办了‘一控双增’技术培训班,各村干部和贫困户都收获颇丰。”
  堽城镇针对贫困户收入少、花生产量低问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大力推广实施花生“一控双增”新技术、新模式,为花生健康生长、贫困户增收脱贫保驾护航,这项农业扶贫新技术已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的重要保障。     (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