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民生

2018-08-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送水泥的第一书记
  近日,泰山区入户调查员来到邱家店镇郝家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培兰家中,调查回访扶贫工作情况。当被问到村里是否有第一书记的时候,86岁的老人就指着她住的房子高兴地说起来,“怎么不认识呢?我和你说,这房子就是第一书记帮着修理的,人家自己掏的钱买水泥。我年纪大,可记得清楚呢。以前这里有裂缝,这边掉墙皮,一到刮风下雨俺就愁。现在可好了,房子里里外外都修好了,连厕所都弄了顶子修了墙,老太太我现在很方便啊。”被老人夸奖的就是泰山区妇联派驻邱家店镇郝家庄村第一书记宋志文。驻村走访过程中,宋志文发现了王培兰家里的特殊情况,儿子去世,儿媳出走没了音讯,只剩祖孙俩一起生活,因此对这户特殊的贫困户格外留意。王培兰家房子内墙有裂缝、墙皮脱落,达不到危房改造标准,宋志文就自己出钱购置水泥,修缮了房子,还协调村里为老人修整了厕所,并计划雨季之后,为老人家院子修整一条方便出入的水泥路,确保王培兰住得安全、出入方便。此外,在关心生活的同时,宋志文还联系了两名心理咨询师,为其性格孤僻的孙子定期做心理疏导工作,扫除孩子心中的阴霾,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曹儒峰 王红)
实施就业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
  “在镇政府的帮助下,俺在丽源工贸公司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实现脱贫致富越来越有信心了。”岱岳区山口镇西碾疃村的贫困户高兴地说。山口镇充分发挥转移就业扶贫的重要作用,带着贫困户走出去,邀请企业走进来,助推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一方面带领贫困户走出去,组织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丽源工贸、千宇制衣、鲁怡针织等企业参观,感受企业环境、企业文化、招工情况,与招聘企业进行务工双向对接。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走进来,举办以“产业扶贫进乡村”为主题的2018年就业扶贫、助残专场招聘会,为全镇贫困户和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平台。同时,用好乡镇公益性岗位,针对不能外出的五保户、低保户等有务工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设置保洁员、护林员、保险代办员等公益性岗位,让一些暂时无法离乡的贫困户实现“在岗不离家”,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目前,山口镇已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当地企业就业16人、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100余人,有效地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曹儒峰 金文)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保障贫困人口身体健康
  近日,在肥城市老城街道河口村文化广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现场热闹非凡,村民咨询的相关问题都得到了医生的热情回复。“从上门找医生到医生进家门,现在的政策是越来越好了。”77岁的贫困户王传生高兴地说道。
  据悉,此次活动由河口村驻村第一书记牵头,老城街道卫生院联合河口村卫生室医护人员实施,以全科医生(乡村医生)为主体、健康天使团队为依托、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签约服务形式,为家庭成员提供安全、有效、连续、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首先以慢病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老年人、贫困人员等人群为重点签约服务对象,逐步推开,形成每个居民与家庭医生的责任签约关系。家庭医生主动向签约村民提供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让签约村民享有预约转诊、用药衔接、医保支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让居民患常见病、多发病时留在基层诊治,特别是为广大贫困患病人员提供上门服务,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得到方便、价廉、放心、舒心的健康服务,为健康脱贫提供制度保障。
  (曹儒峰 李衍伟)
贫困户眼病义诊暖人心
  “你这个病不是什么大毛病,主要是用眼过度造成的眼睛疲劳。一会我给你开点药,到镇上的药店拿点药,按疗程用,慢慢就会好的。”在肥城市石横镇保安村贫困户眼病义诊活动现场,医生正在为该村贫困群众郑秀英检查眼睛。
  本次义诊活动由石横镇与泰安市同仁眼科医院联合举办,主题为“关注贫困户眼健康”,重点以村(居)为单位对农村贫困户白内障等眼病患者进行全面筛查,凡有白内障眼病的患者均可接受专业的免费检查。作为泰安唯一一家“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定点医院,为让广大农村眼疾患者特别是贫困人口摆脱“眼病”困扰,同仁眼科医院在石横镇开展了这次贫困户眼病免费义诊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已经走访32个村(居),为600多名群众进行免费义诊和眼病筛查,并详细进行了登记造册,首批12名白内障患者已在同仁眼科医院接受了复明手术。
  (曹儒峰 邱士涛)
低保扶贫“兜底” 托起新的希望
  “有了低保金,生活就有保障了,非常感谢党和政府还挂念着我这位70多岁的老人。”宁阳县堽城镇住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吴秀兰紧握着村党支部书记的手激动地说。原来,她刚刚通过了低保申请的民主评议。近日,堽城镇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开展低保兜底工作,切实帮助符合参保条件的贫困户参保登记。镇扶贫办与民政室工作人员积极对接,紧密配合,严格按照低保程序深入到每个贫困户家庭,对申请人家庭贫困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与贫困户面对面交谈,明确该家庭的贫困程度,对照程序逐项进行核定,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经审核,拟对42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增低保,预计7月底前全部办理完毕,从8月份开始领取低保金。堽城镇将进一步发挥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定期对低保家庭进行督查复核,重点清理排查“骗保”“混保”等行为,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即退”,真正让贫困家庭享受惠民政策,让这道“救命线”托起贫困群众的生活希望。 (曹儒峰 盖琪)
暑期实践新岗位 脱贫帮扶靠良方
  近日,宁阳县文庙街道办事处来了7名脸上带着稚气的陌生面孔,他们是参加暑期实践活动的贫困户大学生。
  原来,文庙街道党工委书记孙浩在前期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贫困户家中的大学生因为放暑假在家无事可做,便产生了在街道设置暑期扶贫社会实践岗位的想法,让在家的贫困户大学生到文庙街道办事处进行实习锻炼,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随后,文庙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暑假期间在街道设立暑期扶贫社会实践岗位,开展针对放假在家的贫困户大学生的特色扶贫活动。街道扶贫办公室通过逐户筛查,核实符合本次活动条件的共有19名大学生,其中12名学生因在校实习或务工不能参加,余下7名学生均可以参加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在征求学生家长意见之后,7名大学生于7月26日一早便来到文庙街道办事处报到。目前,5名学生在街道扶贫办协助工作,2名学生在街道宣传室协助工作。通过创新帮扶措施,既提供了机会让大学生在假期得到锻炼,又可以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一举两得。  (曹儒峰 孟凡勇)
小木耳长成脱贫致富“摇钱树”
  近日,天气晴朗,阳光正好,东平县东平街道无盐村的贫困户开始在自家小院里摆放第二茬黑木耳,刚冒头的小木耳煞是喜人。如今,黑木耳种植已遍布无盐村,村里的贫困户大多都种了黑木耳,小小的木耳已长成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今年年初,东平街道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在无盐村建立了黑木耳试验种植厂房,采取“家庭农场+村集体+贫困户”的经营模式,由村集体将厂房租赁给家庭农场,家庭农场负责资金、技术、销售等各个环节。家庭农场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签订种植、回收合同,由农场加工生产菌包,培养至菌包出耳前免费发放到贫困户手里,并安排专人跟踪提供种植技术指导,贫困户只负责出耳采摘管理即可,等收获木耳后再由农场收购统一销售,扣除成本后所有收益都归贫困户所有。这样的模式既消除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又让他们学到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目前,无盐村种植木耳的贫困户有12户,在第一茬木耳种植中,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让贫困户不出家门就能靠劳动脱贫。
  (曹儒峰 陈雪)
红彤彤的西红柿 亮堂堂的脱贫路
  “来来来,刚洗好的西红柿,快拿一个尝尝。”每次走进东平县戴庙镇后张庄村贫困户张传立的家中,他和老伴都热情地让大家品尝自己在大棚内栽种的西红柿。
  张传立原本栽种西红柿,生活一直不错,但是自从老伴患上糖尿病以后,打针吃药不断,渐渐入不敷出,生活越来越困难。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健康扶贫走进张传立家中,老伴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逐渐稳定,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为了尽快脱贫,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张传立决定重拾手艺,发展大棚内西红柿种植。
  “你看看俺的西红柿,红彤彤的,多讨人喜欢,这既是我老伴的救命果,也是我们全家的致富果。”张传立一边忙着摘西红柿一边跟走访的干部介绍说。他种植的西红柿都是施有机肥,严格控制用肥用药,绿色、有机、无公害,而且皮薄瓤沙,香甜软糯,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而且年产能达到三四千斤,收益非常可观,不仅能满足老伴正常的用药开支,还大大改善了家庭生活,小小的西红柿让张传立一家重拾生活的信心,真正走上了自主脱贫路。
  (曹儒峰 李旭)
  
  精准扶贫送光明
  近日,宁阳县伏山镇与泰安同仁眼科医院联合开展“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活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白内障免费筛查和救治。
  该镇按照“应治尽治、不落一人”的工作要求,全面摸清50岁以上享受扶贫政策的贫困人口基础信息,建立疑似眼病贫困人口花名册,并配合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准确筛查。对筛查后确认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人口信息进行系统核对,会同定点医疗机构建立专项档案,进行免费救治。东代村的贫困户陈爱平今年63岁,患有白内障多年,本次“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活动,让她得到了免费的救治,手术后她重新看到了清晰美好的世界。以前视力差看不清,想找份零工也很困难。现在,恢复清晰视力的她,来到本村的蔬菜基地务工,靠勤劳的双手带动家庭脱贫致富。截至目前,伏山镇已完成5个社区2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筛查,并对20位患有眼疾的群众实施手术救助,为贫困患者解除病痛,减轻了经济负担,让他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新期待。
  (曹儒峰 宁抗抗)
  
  双手编织脱贫致富梦
  东平县接山镇朝阳庄村贫困户牛昌顺老两口,不等不靠,通过编织手提篮增收脱贫,走出了自主脱贫的致富路。
  牛昌顺老两口因长期患病,无法外出务工,于2016年初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帮助引导下,2017年开始在家手工编织提篮,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达到了脱贫标准,退出贫困户行列。手工编织不仅增加了牛昌顺一家人的收入,为脱贫致富奠定基础,更弘扬了勤劳致富、不等不靠的正能量,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牛昌顺老人用巧手撕掉贫困的标签,编织重构自己的人生,编出了自己的脱贫路和美好未来。
  脱贫攻坚以来,接山镇积极探索多种措施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从思想上摆脱贫困的消极心态,在主观上确立自我脱贫、自我发展的积极愿望,在能力上通过采取教育、培训、提供实习机会、干中学等扶智措施弥补贫困户脱贫的短板,促进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让贫困户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增收脱贫,确保脱贫攻坚打得准、干得实。  (曹儒峰 林艺璇)
  
  “高温”来袭送风扇
  贫困群众享“清凉”
  “张书记来到我们村后经常来看望我们,帮助我们村规划了发展思路,这次又给村里贫困户送来了电扇和茶叶,我们啊打心里凉快。”说起村里的第一书记,新泰市岳家庄乡冯家村的贫困户杨义忠直竖大拇指。
  近期高温持续,泰安市人民检察院派驻岳家庄乡冯家村的第一书记张涛在走访时发现,有些贫困户家中没有任何消暑设备,于是他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了一些电风扇、茶叶等,并挨家挨户送到全村42户贫困户家中,确保贫困户度过一个清凉夏日。此外,他还联系爱心人士和企业为冯家村幼儿园捐赠了风扇、文具及体育用品,并联系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对村内的贫困儿童进行结对帮扶,丰富了贫困儿童的学习生活。  (曹儒峰 张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