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政

从一个人的行动到强大的志愿者团队,4年救助1300余名贫困儿童——

孙建涛:用大爱诠释“最美家庭”

2018-07-17 作者: 吕光社 王德琬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吕光社 王德琬
   本报通讯员 包庆淼

  今年5月,泗水县的孙建涛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孙建涛认为,这份荣誉是坚持做公益、家人无条件支持他所获得的。
  7月4日凌晨4点,窗外还被一团黑夜笼罩着,孙建涛睁开眼睛,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地扑棱坐了起来,身为泗水微公益协会会长,昨夜他在协会忙到11点多才进家门,这一大清早又要急慌慌地出门了。“协会连年组织‘放飞梦想’活动,安排贫困孩子外出旅游扩宽眼界,今天要护送37名贫困孩子去火车站,目的地是日照,这也是年内的第四批。”
  返程后孙建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其间,他接了协会志愿者打来的3个电话,回复了爱心人士咨询情况的多条语音,临近11点30分,他很不好意思地对记者提出要暂停采访,他有些急事要回协会处理。
  这个上午只是孙建涛近几年忙碌生活的一个写照。他本身是圣水峪镇国土所党支部书记,2014年9月孙建涛开始筹备成立泗水县微公益协会,上班时,穿上制服,他尽职尽责;下班时,穿上绿色马甲,他是一名志愿者,利用周末和夜晚,穿梭在乡村的小路上,为那些处于贫困中的少年儿童建立档案,再通过网络寻找爱心人士,带领双方对接,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孙建涛和他的协会成员已累计行程40多万公里,走访泗水县530多个村庄的4500多个贫困家庭,为1400多名符合资助条件的少年儿童建立资助档案,已完成1300多名贫困儿童的“一对一助学”工作,累计救助资金超过500万元。
  正如孙建涛的妻子曹冉所说,丈夫是个优秀的公益人,却不是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家成了旅馆,仅是个睡觉的地方。几乎每个周末都不在家,每天一早出门、晚上十一二点进门。大儿子12岁,小儿子还不到3岁,两个儿子都见不着爸爸的面。”曹冉颇有感触地说,她本身在县供电公司工作,两个孩子都是父母带大的,“等我们回到家,妈妈已把饭菜端上桌;爸爸风雨无阻地帮我们接送孩子。”曹冉的言语中尽显对父母的愧疚。去年10月,上小学五年级的大儿子轩轩有了一项家庭作业——写给父母的一封信,轩轩选择给爸爸写信,他在信中说,“您整天在外面奔波,救助那些可怜的、上不起学的孩子,可您是否知道,我和弟弟是多么希望您能抽出一点点时间陪陪我们,哪怕是半天。希望我能拥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画走所有的贫困和疾苦,这样我的爸爸就可以回家陪伴我和弟弟了!”
  孙建涛生活中本是一个少言少语的人,很少在家里说协会里的事,岳父母对协会工作了解不够导致了不理解。2015年8月,孙建涛趁周末安排妻子、孩子和岳父母随自己一起下村。谈起那次经历,岳母单继伟记忆犹新,“我们来到苗馆镇隈泉村,那个小女孩爸爸去世了,妈妈智障,土坯房裂缝都有十几厘米,房顶露着一个大洞,抬头就能看见天,桌子上厚厚的一层土,床上的被褥又脏又破,穷得连饭都吃不上。”这个场景深深地震撼了一家人,单继伟眼看着孙建涛给孩子做了纸质档案,回到家上网发帖求助,不到半天的功夫,就有一位济南的爱心人士回应,要资助孩子上学和生活。岳父曹延通拍着女婿的肩膀叮嘱他,“你做的是一件好事,太有意义了,一定要坚持下去。家里的事你不用管,有我们呢。”
  在孙建涛的带动下,妻子曹冉一有时间,就跟着丈夫下村,参与到微公益活动中;轩轩有时会跟随爸爸回访受助家庭,为同龄小朋友辅导功课,还经常将自己的课外书托爸爸转交给受助儿童。有了家人做后盾,孙建涛的微公益之路越走越宽。他借助腾讯公益平台,成功申报了“微爱大善让天使回归”“泗水爱相随·困境儿童圆梦计划”“微爱1加N”等项目,帮助更多的孩子摆脱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