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为山东海拔第一村带来新气象

山顶建起停车场 房车开进“小西藏”

2018-06-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每逢假日,淹子岭房车露营公园里,许多游客远道而来。
乡村振兴看行动
  □ 本 报 记 者 谭佃贵 
    本报通讯员 刘瑞华

  今年端午节假期,在通往山东海拔第一村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淹子岭的九曲十八弯山路上,“咬着尾巴”上山的汽车在满目苍翠中闪现。这里号称潍坊“小西藏”,有“一脚踏四县,鸡鸣闻三市”之称。山顶新建的两个大停车场,停满了鲁B、鲁Q、豫A等外地牌照的轿车。一座座大房车里,住满了游客。他们都被这里的乡村美景陶醉了。
  如今的“齐鲁最美田园”淹子岭村,在4年前还很偏僻闭塞,五道山梁夹着三条深沟,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崎岖旋转的山路,高悬石崖的村落,风蚀雨琢的石屋……这是城里人眼中的世外桃源,却是山里人欲破难立的屏障,贫瘠和落寞成为这里的代名词。村里许多老人,甚至一辈子没下过山。逃离这片荒山野岭,是村里年轻人唯一的出路。村民靠天吃饭,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淹子岭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直到2015年,全村只有一辆旧面包车,是全县有名的穷村。
  2016年,临朐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春风,唤醒了沉寂的淹子岭村。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不到半年,打通了山路。村民走出大山,先后到寿光、沂源等地参观学习,联合周边村建起了万亩高山蜜桃基地。村民衣明君种着800多棵桃树,去年收入过10万元,像他这样的种桃户占全村三分之一。
  青山绿水的满目桃园,让赏花经济成为了村民的又一致富渠道。每年4月,万亩桃花盛开,南北纵深10公里的嵩山蜜桃旅游观光带,吸引游客流连忘返。“等到花谢了,蜜桃成熟,游客们又会来享受采摘乐趣,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的旅游链条。”淹子岭村支书国成勤说,每到节假日,游客日均流量1000人次以上。
  淹子岭村芳名远播,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慕名来淘“山货”的客商络绎不绝,于是村里陆续建起了黑小米、高山蜜桃等特产门店,村集体收入也水涨船高。去年,仅旅游业就为村集体带来40万元收入。
  村党支部将市场前景看好的蜜桃,以“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动村民广泛种植。2017年初,村干部先带头自筹资金成立合作社,让村民通过土地入股,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样,每年净利润的50%按亩分红给农户,同时提取净利润的10%作为村集体收入。
  村民国成忠算起去年的收入账,“土地流转合作社,3亩山地700多块钱,打工挣了1.5万元,蜜桃卖出去了,还有3000多元的分红。”
  林果种植和旅游业让村民富了起来,淹子岭村却没有停下产业振兴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了,有的搞农家乐,有的开饭店,都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去年,村民孙启强辞去了县城的工作,投资4万多元改造了4间房屋,开起了“农家乐”。“我们这儿,羊、山鸡是村民自家养的,生菜、芹菜等蔬菜都是自家种的,主食也是我们这里的特色苦杏饭、苦菜窝窝头等。”孙启强说,开业当月净收入近两万元。
  巢好凤来栖。落户淹子岭的总投资5000万元高山房车露营基地项目已走上正轨。据悉,这是全省第一家高山房车项目。“我们重点打造黑虎台观光区,增设木栈道、凉亭和相关旅游设施,建设房车位60个、露营帐篷位120个,能够一次接待游客500人。”项目负责人王之晓说。
  来自淄博的王朗带着爱人和孩子体验了房车。“早就听说淹子岭上有大房车,来了一看果然很有特色,里面厨房、空调一应俱全,非常方便,我提前3天才预约上呢!”
  不仅农家乐、民宿、房车生意红火,村民们的黑小米、黑土豆、熏腊肉、笨鸡蛋等土特产也都俏销,村民的赚钱路子越来越宽。目前,全村38户,已有22户买了私家轿车,村里还专门建起了停车场。
  走“生态路”,念“致富经”,打“产业牌”,变田园为景区、农家为客舍,把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以旅助农、以农兴旅,淹子岭乡村游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下一步,我们将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继续搞好旅游发展,让村民的钱包更鼓,日子更红火。”国成勤对淹子岭村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