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民生

2018-06-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强措施 重保障
打赢脱贫攻坚战
  “帮扶责任人了解到我的家庭情况后,发动爱心人士每个月给我提供500元的生活费,让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刘家洼村贫困学生杨莹高兴地说。
  为扎实有效解决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宁阳县磁窑镇深入开展精准脱贫“集中攻坚月”活动。为确保活动落到实处,磁窑镇党委高度重视,召开镇村全体帮扶责任人大会,明确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1次到贫困户家中走访,逐村逐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走访核查,全面了解情况、落实帮扶措施、宣传帮扶政策、完善档案资料,及时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扶贫办和帮扶责任人全面摸清在包保帮扶、档案资料、脱贫退出、项目运行、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一一建立台账,分类施策,迅速展开整改。采取到户督导、通报入户走访情况、上台述职等形式,对问题整改情况实行督导检查,对帮扶不力、走访不实、实效不明显、发现问题不上报的村和责任人进行全镇通报。同时,把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的帮扶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用较真碰硬的督导考核倒逼工作落实,为确保全镇贫困人口如期实现稳定脱贫提供有力保障。     (曹儒峰 王景)

特色产业舞龙头
对症扶贫阔步走
  走进宁阳县华丰镇湖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生机盎然的千亩果园。湖村是华丰镇市级贫困村,位于华丰镇中南部丘陵山区,以前这些丘陵地区多以种植花生玉米为主,灌溉不便,靠天吃饭,收成较少。从2015年开始建设扶贫产业项目以来,这些荒地都被利用起来发展规模苹果种植,有效地带动湖村贫困户增收脱贫。
  湖村依托当地特色龙头企业瑞增苹果种植合作社产业发展优势,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建成50亩苹果园,委托给合作社经营,与合作社原有苹果种植基地形成了千亩果园。村委会拥有50亩扶贫项目的所有权、管理权和收益权,合作社负责果园的施肥、浇灌、病虫害防治、修剪、销售等经营业务。同时,村“两委”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一方面,村委以扶贫资金建成的果园入股合作社,贫困户可得到分红收益,目前已实现分红9万余元,人均增收1700元左右;另一方面,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在果园打工,每人每月可获得工资收入1200元,带动了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被流转土地的贫困户每年还可获得固定的土地流转费用。“以前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些荒地还能比水浇地赚钱,以前只能种点自家的地,现在还能在果园里干点活,挣点工资。看着这大片的果园,真是喜人。”贫困户范怀行高兴地说。
  (曹儒峰 徐敏)


“互联网+”为脱贫攻坚添新翼
  打开乐村淘网“乐呵网店”,棒球帽、蟋蟀、特色蔬菜、稀有苗木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着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关注,也为宁阳县泗店镇罗河厂村居民打开致富之门。
  “我们村是省级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观念陈旧,缺乏先进致富思路。”罗河厂村大学生村官尹浩说。为尽快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罗河厂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共流转、清收60多亩土地和荒基,发展苗木产业,培育了一万多棵美国红枫、黄金槐、红叶石楠、法桐、海棠、白蜡等绿化苗木。筹资20余万元,与青岛凯尊制帽公司达成协议,办起了“好美佳”制帽厂,在家门口建起扶贫车间、致富车间。在此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优势,积极打造电商平台,投资2万余元在乐村淘网开办网店,注册成立了“泰安乐呵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和“中京蟋蟀科技繁育有限公司”,将棒球帽、繁育的蟋蟀、特色蔬菜、稀有苗木等特色产品在电商平台宣传、销售,拓宽销售市场,提升附加值,实现村集体年增收16万元,带动每名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400元。同时,借助信息化服务站,对贫困户进行培训,让他们通过互联网了解外界更多的致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热情,为实现全村人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曹儒峰 杨金冬)


一人就业 全家脱贫
  每天清晨,东平县老湖镇凤凰社区的郭泽梅、屈克东、王笃芬等6名贫困群众便会带上扫帚在社区内开始卫生保洁工作。他们分别来自侯林村、贾村等移民村,在社区内从事卫生保洁工作,每人每月可获得工资1470元。这样的公益岗位在东平还有不少。据东平县就业办介绍,全县已开发公益岗位371个,全部用于安置贫困人口,近200多个家庭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走出了开发公益岗位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东平县按照精准化、动态化的要求,对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实行“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项目到家”的“四送到家”就业扶贫帮扶措施,做好公益岗位设置和贫困户致富需求有效对接,在公益岗位设置上,既有产业发展岗位,又有社区维护岗位,保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都能获得合适的就业岗位。同时,按照“统一管理、分散使用”的原则,县就业办对岗位制定统一的监管措施,保证每个岗位每月工资都能按时足额发放,确保贫困群众能获得稳定的收入。2017年至今,通过公益岗位就业安置的371名贫困群众年人均收入达到1.76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曹儒峰 王康)


“葡萄走廊”走出产业扶贫新路
  “现在已经把我们村里这5条大街全部种上了葡萄,葡萄管理由村里雇人,产生的效益和村里五五分红,管理人提一半,村里一半。”东平县东平街道前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学对前来参观的人员介绍说。
  2017年以来,前辛庄先后引进种植蓝莓葡萄、心愿等5个品种葡萄2300多株,搭建起共计1300米的葡萄架,致力打造东平首家葡萄景观长廊基地,为游客全程提供观赏、采摘一条龙服务,通过“基地+集体+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为贫困户增收脱贫打下坚实基础。葡萄长廊选址位于村内5条主干道街,是前辛庄村2017年整合出的村内空闲宅基、闲散地等。为解决管护难的问题,他们发动村民共同参与管理看户,产生的效益按照比例与村里分成,把最大的利益让给群众,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此举不仅绿化美化村庄,提升景观效果,提高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又调动群众管护的积极性,降低了管护的成本,而且通过发展旅游观赏采摘的方式,种植收获的葡萄也能增加群众日常收入,助推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曹儒峰 陈雪)


化马湾乡“庭院经济”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
  泰安高新区化马湾乡针对大多数贫困户科技文化水平低、就业渠道不多的特点,结合贫困户需求,借助产业扶贫资金,因村制宜,因户利导,帮助贫困户精准选择庭院经济类型,现已发展为庭院种植型、养殖型、加工型和休闲观光服务型等四大类16种庭院经济项目。长安、沙沟、东掌等村大力发展蚂蚱、獭兔等特色养殖,帮助群众建成高标准蚂蚱大棚159个,养殖獭兔12000只,带动60户、150名贫困群众脱贫。长安村与鲁普耐特有限公司合作,在闲置的村委院内扩建扶贫车间300㎡,引进绳制品手工加工生产线5条,投入设备15台套,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发展家庭作坊式庭院加工致富项目,辐射带动沙沟、城前等村12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石湾村、水峪村积极推行“以苗养绿”绿化新模式,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苗木,在院内院外,村主次道路两旁栽植绿化苗木,贫困户出力,村集体出资,苗木利润三七分成,集体占三成,贫困户占七成,利用闲散地块既打造了美丽乡村,又实现困难群众增收致富,形成农村绿化苗木种植的新机制。双泉、王庄、双河等村依托徂徕山龙湾地质公园和万亩樱桃园等旅游资源,带动36户贫困户发展休闲、观光等乡村游农家乐,乡政府为贫困户提供1.3万元无偿资金。通过“庭院经济”,500户贫困群众实现“房前屋后、足不出户,增收致富”。
  (曹儒峰 王兴田)


东平县商老庄乡建设美丽庭院 助力脱贫攻坚
  房屋整齐有序,室内干净整洁……走进东平县商老庄乡潭坑涯村李冬生家,让人顿感温馨。“以前提起贫困户,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家里脏乱差,现在通过扶贫工作,大多数贫困户都逐步实现了脱贫,生活有了保障。引导贫困户把美丽庭院建好,不仅提高了贫困户的生活质量,更提升了他们的精神状态。”潭坑涯村市派第一书记张树和说。
  今年以来,商老庄乡把建设美丽庭院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把扶贫同扶志相结合,在4个市级贫困村先行先试,积极引导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开展家庭院落集中整治行动,让贫困户达到院子净、厨房净、卧室净、个人卫生净、精神状态好“五净一好”的标准。“建设美丽庭院,我们除了要求做到基本的‘五净一好’标准外,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坚决杜绝形象工程。”商老庄乡党委书记齐宝鹏说。为抓好美丽庭院建设,商老庄乡凝聚乡、村、户和社会四方力量,形成合力。乡党委政府作为牵头引领部门,统筹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在创建过程中要求包户干部、包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成员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因户制宜,因村制宜,逐步推进贫困户建设美丽庭院,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引导贫困户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点燃贫困户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     (曹儒峰 张松)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我在这里干上一个月能挣1800多块呢,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孩子爸爸干不了过重的活,我多挣上这些,一家人的生活就有盼头了,多亏镇上干部帮我找了这个工作。”在雪龙制衣务工的40多岁的贫困户张大姐笑着说。
  泰安雪龙制衣有限公司位于东平县戴庙镇工业园内,占地面积10余亩,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总投资4200余万元,主要生产针织儿童爬服、儿童套装、成人套服和梭织成人时装、休闲装等,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件。2017年,戴庙镇党委政府整合100万元扶贫产业资金,购置国内最先进的自动裁床一台、拉布机两台及其他配套设备,将设备及生产线租赁给泰安雪龙制衣有限公司使用,并与公司签订协议,公司每年按资金投入的10.1%缴纳产业发展资金,每年10.1万元,扣除相关费用后根据贫困程度给贫困户分红。同时,企业用工必须优先考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现已有15名贫困人口通过就业培训后进厂务工。通过参与务工或者收益分配的形式,已带动贫困户111户、240人实现增收。
  (曹儒峰 赵丽丽)


小木耳助力大扶贫
  近日,在东平县斑鸠店镇北枣园村的瑞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黑木耳正茁壮成长,村民们提上箩筐忙活开来,新一批的黑木耳又到了收获采摘的时候。合作社负责人李兴斌介绍,目前,该合作社规划面积100亩,其中核心区60亩,规划总投资600万元,依托泰安市农科院技术指导,采取“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以黑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形成产值过500万元、生产能力过1000万袋的规模,年营业额180万元。斑鸠店镇政府与瑞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试点建设产业扶贫点,加速推进扶贫产业园建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夯实产业扶贫工作基础。目前,合作社已聘请16名贫困户进社务工,确保他们稳定就业、稳定脱贫。另外,斑鸠店镇杨闸村、西堂子村、马庄村、王庄村、中堂子村等5个村利用2018年市定扶贫重点村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柏松山村、陈庄村、王庙村等3个村利用2018年重点乡镇扶贫专项资金60万元,共计160万元,投入到瑞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用于建设两个长55米,宽20米的食用菌培养车间,食用菌培养车间建成后出租给瑞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使用,项目实施后可解决400人就业问题,通过收取租金可带动帮扶128户、320人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曹儒峰 姜涛 孟灏)


社会扶贫助力黄前镇脱贫攻坚
  近日,泰安市“手拉手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志愿者们走进泰山景区黄前镇中心小学举行帮扶活动,为贫困家庭儿童送去帮扶款,并鼓励受助儿童努力学习,回报社会。随着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帮扶,社会扶贫在黄前镇不断深入。据悉,近段时期,中国旅行社总社(宁夏)有限公司向孟家庄村文化书屋捐赠了价值19000元的爱心图书;泰安市小红帽公益发展中心,救助木口峪村、高家圈村、白云寺村、大北岭村贫困户及贫困儿童13户,为他们送去了价值3000余元的生活和学习用品;泰安市神憩宾馆、泰安天乐坊餐饮娱乐有限公司为黄前镇40位贫困母亲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并为她们送去关心和慰问。2018年手拉手公益组织进黄前镇校园三次,帮扶贫困家庭儿童80余人次,捐助现金8万多元。
  (曹儒峰 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