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开发的动能转换模板

——上海庙重生记(下)

2018-06-21 作者: 张思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思凯 
   本报通讯员 崔鑫 陈重 李游 

  软岩和水成功治服,职工收入大幅增长,要求今年挣一块、两个月就已挣了400多万元……但身兼山东能源临矿集团总经理助理、内蒙古上海庙矿业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四职的肖庆华显然并不满足于这一基本目标的实现,因为上任伊始,他就肩负着创出新旧动能转换的上海庙模式,以使临矿在甘肃、新疆的煤炭资源开发时可成功复制的重任。
BOO模式挣来7000万元
  上海庙矿区煤种为褐煤,煤炭发热量仅3000大卡左右,洗选中产生的低热值煤泥在市场低谷时“白送”也没人要。“我们为了处理煤泥,曾经每吨还要倒贴5块钱,按照年产300万吨计算,光处理五六十万吨煤泥就要花三百来万元。”该公司运销部部长胡忠利说。
  煤泥事关环保,更关乎赢利。去年底,在赴中煤等单位调研后,肖庆华和班子成员一致商量决定,上一套风选系统,煤炭洗选改水洗为风洗,该系统由上海庙矿业公司与唐山神州机械有限公司采取BOO模式合作建设,所有权、经营权归建设方所有,矿上每月根据洗选量支付神州少量“加工费”。
  “这种BOO合作模式,不仅降低了公司的投资和风险,从长远看,投资方也将有不错的收益,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模式。”肖庆华向记者介绍。据测算,“洗改风”后,精煤率提高约12个百分点,按照市场价290元/吨计算,年创效益约7000万元。
一个德信“兼并”十个部室
  2010年上海庙矿业成立时,榆树井煤矿和新上海一号矿都有地上辅助和后勤部门,职能重迭、经常窝工。新矿区要有新机制、新动能。以肖庆华为首的新班子按照建设专业化队伍的要求,大胆进行体制、机制变革,成立德信矿业技术服务公司,将两矿的职能重合或相近部门整合成探水施工、采煤专业化服务、辅助运输、支护材料加工、物业管理五个专业化项目部。
  探水施工部去年6月份成立以来,在未增加一人的情况下,单班人均钻进进尺由10米提高到17米,人工工效提高70%。辅助运输项目部在榆树井煤矿成功实现由地面到迎头的“一站式”运输。支护材料加工项目部人人“抢”活干——因为多干活就多拿钱,对锚网、锚杆等自行加工,两矿所需支护材料基本实现自给自足,项目部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锚网握边系统能使人工工效提高6倍以上。物业管理项目部成功托管鄂托克前旗煤炭局办公大楼物业管理,正在与鄂托克前旗环保局洽谈托管事宜,扎实迈出了德信公司矿外赢利的第一步。
  德信矿业技术服务公司总经理王玉强对记者说,“一个德信公司‘兼并’了原来两矿10个部室,15个人完成了原来60多个人的工作,活儿比以前干得快而好!”
“三换”造“三区”
  去年矿区复产之初,临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孝孔提出,要把上海庙矿区打造成临矿新旧动能转换的试验区、先行区、创效区。临危受命的肖庆华在新班子上任后,大力实施“设备换人、技术换人、管理换人”,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装备,以快速掘进、高效采煤为重点,大力实施装备升级,积极实施技术攻关,被集团领导评价为“创出了省外开发的上海庙模式”。
  为尽快实现采掘接续稳定,榆树井煤矿在13803工作面安装过程中一改传统的单轨吊运输方式,创新采用稳车配合滑板运输方式,对1500米顺槽采用3部30T稳车、铺设1200块滑板进行接力运输;采煤机、转载机、破碎机、皮带运输机等设备同步按期完成。13803工作面于3月底开始联合试运行,并于4月8日实现日产突破万吨目标。4月10日原煤日洗过万吨。4月11日商品煤日销过万吨。“3过万”为上海庙矿业释放产能、实现年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回采效率,上海庙矿业建立了地面集中供液站,在两矿分别创出1800米、2600米的供液新水平,人均工效由原来的45吨/工提高到126.8吨/工,是原来最高水平的2.8倍,尤其是榆树井煤矿自4月上旬复产以来,至5月21日累计生产原煤突破50万吨,实现了对“高效采煤”品牌的巩固和延续。
  “众志成城以‘三换’造‘三区’,确保四季度实现‘两矿三面’生产,煤炭‘月产百万’,坚决打造上海庙千万吨级精干高效矿区。”肖庆华谈起今年矿区运营,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