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思想纵横

“补民生短板”中蕴藏的经济增长新动能

2018-06-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钟春平 刘 诚
  民生事业不仅具有社会属性,还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属性。尤其是在追求高质量发展和消费拉动增长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格外重视“补民生短板”中蕴含的经济增长新动能。
  新时代条件下,补民生短板、加强社会民生福利事业建设,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有效途径。民生福利事业建设,不是简单的社会救济和单纯的“消费品”或“易耗品”,而是可以产生社会效益和较大经济收益的长期投资,通过“补短板”能够实现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双赢,释放出民生领域蕴含的新动能。
  认清民生事业的经济属性,是补民生短板的重要前提。当前,社会上普遍对公共服务的认识存在误解,认为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经济仅具有社会属性,只是使用和消耗生产部门的盈余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甚至将民生投资和产业投资对立起来,当成零和博弈。实际上,公共服务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但由于其保障民生的社会属性,所以其经济属性被严重低估。公共服务的经济贡献绝不仅限于直接投资或获得的收益。公共服务投资属于先导投资,对其他投资和消费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会产生间接经济贡献。如,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可以激发养老地产、保健品等市场的投资和消费。
  公共服务业中蕴含的经济新动能,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公共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经济增长。服务业经过某种技术革新后可在短时间内带动经济快速增长,如“互联网+”、金融科技等。一直以来,服务业在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就业形势仍然平稳,主要原因是服务业充当着“熨平”就业波动的稳定器。服务业的稳定发展和强大的就业弹性,不仅吸纳了较多的就业人口,也鼓励了“大众创业”,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形成良性循环。然而,公共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分支,其经济属性长久以来被严重低估或忽视。事实上,公共服务业对投资、就业、GDP等存在着与一般服务业相同甚至更大的贡献。公共服务业在提供实质性劳务产出并形成附加值的同时,因其“服务层面的基础设施”的属性,还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良好的保障。
  公共服务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虽然公共服务业依存于工业的技术水平,但同时,公共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发展也具有带动作用,进而形成公共服务业的间接贡献。如,民生支出增多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是促进当前我国消费替代投资主导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经济核算体系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不完善、没有考虑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和社会效益,是公共服务业经济贡献被低估的主要原因。如,修路的价值体现绝不仅限于修路的直接投资。因此,公共服务业对其它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
  公共服务业是促进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投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产品质量和品质逐步提升,人民不再满足于产品带来的物质享受,闲暇变得更加珍贵,“出卖”时间和体力的社会需求和成本将逐渐提高,消费者偏好将从占有商品变为占有时间。此时,部分制造业将逐渐变为生产性服务业,纯粹单一的制造环节将不断压缩并由机器人完成,服务业不断扩容,政府或私人部门提供的带有公共性质的服务业也将日益增强。如,个人交税事务、教育培训、数据隐私保护等都需要公共服务支撑。因此,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公共服务业都是一个重要投资领域,呈现乘数效应大、挤出效应小的特点。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应在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注重提升民生事业发展水平。直接有效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的方式——“补短板”,将直接关系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补民生短板任务更加重要和紧迫。释放“补短板”中蕴含的经济增长新动能,要从如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业,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对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导致教育、养老、健康、医疗、卫生等领域的资源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匮乏状态,且存在严重的地域供给不平衡问题。可以说,民生领域是“不充分、不平衡”的集中体现和真实写照,因此,补民生短板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着力点。要摒除“民生投资不产生经济效益”的错误观念,树立投资民生事业不仅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并改善民生,还能让民众更好地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科学理念。政府应适度放开公共服务领域的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业。授权市场和企业自主提供公共物品并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扶持,同时着力解决产权不清等问题。对于成本较高且盈利较难的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需要用公共财政进行先期投资,培育市场发展,再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该领域,进而提升行业效益。
  推进产业扶贫,提升发展内生动力。通过建设特色小城镇、成立农村合作社等途径振兴乡村,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培训学习和就业机会。同时,恰当地实施产业扶贫,能够为部分群体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能在贫困地区形成更高的社会产出和服务。扶贫具有社会救助特性,一方面,需要有社会资源投入。如,对于老弱病残等群体的直接扶持,需要更多地考虑资金投入,以此提高这类群体的生活水平,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福利的提升。另一方面,针对部分群体和地区的产业扶贫能够形成生产性活动,由此带动更多的群体努力工作,从而形成更高的产出,进而提高福利水平。有观点认为,扶贫资金的支出会降低经济增长。但事实上,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资金支出的一面,而没有看到这些扶贫资金在某些方面也能带来实质性的产出,特别是一些恰当的产业扶贫资金支出,能够直接带来商品或劳务的增加。
  房地产调控应更加强化住房的民生属性。近几年,中央多次强调住房的居住属性,并提出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应依据地区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完善用地指标分配机制,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量。政府收益应从获取土地出让金逐步转向征收房产税和土地增值税,过高地价和房价带来的相关税收应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共享,以弱化土地出让的财政动机。同时强化住房的民生属性,通过增加保障房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潜能释放。
  将民生项目纳入GDP核算体系。以GDP为主导的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因为GDP不能体现生态资源的消耗以及家庭服务、社会福利和分配情况等。事实上,服务产品是GDP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和劳务是产出的两大组成部分,而对社会居民提供福利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服务,提高民生福利也就直接提高了社会的产出。如,生态环境治理既能提高绿色国民经济产出,同时社会福利和居民幸福程度也能得以提升。因此,为重点推进补民生短板工作、促进公共服务业发展,应将民生项目纳入GDP核算体系。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