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山东新闻

“俺村一年两场戏,胜过城里演唱会”

金乡县保护地方戏曲,把优秀传统文化“唱”进百姓心坎里

2018-06-07 作者: 王浩奇 姜国乐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王浩奇 报道   5月30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青敏走进金乡县司马镇仇李小学,与学生们一起表演山东落子。
  □本报记者 王浩奇 姜国乐
  本报通讯员 王 伟

  金乡县是鲁西南出了名的“戏窝子”,有金乡四平调、山东落子、山东渔鼓、山东琴书等10余个曲种。县里组织的“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已经持续了4年,平均每年每村能演2场戏。
  金乡县文化馆馆长赵贤臣回忆,有一年他们来到卜集镇白垞集村,不熟悉情况的剧团将戏台搭在了一户没有院墙的农家院,却不知道这家媳妇在全村出了名的不孝顺。开场戏又碰巧是农村孝老爱亲题材的《墙头记》,女当家的越听越不得劲,戏没唱完上前按住了锣槌,说什么也不让在她家唱了。搭好的台子总不能再拆了吧,剧团的工作人员找来村干部,好说歹说才说服了农户,完成了演出。
  第二年,再去这个村子。剧团正为场地发愁,昔日不孝顺的媳妇找了过来,非要拉着剧团上她家去唱。见剧团负责人纳闷,旁边的村干部偷偷告诉他:“去年那出《墙头记》让她知道了难看,她这一年和妯娌比着孝顺,这是让咱们戏班子再给她争个名分呢!”
  “地方戏曲和老百姓距离最近,最能让老百姓听到心眼里去。”在赵贤臣看来,地方戏灵活,演员就在群众中间用方言演唱,老百姓听着舒服,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轻骑兵”。
  “稀奇稀奇,真稀奇,老于河里钓上了一头驴。老于在厂里是副书记,去年退休在家里……”一镲、一棒、一副毛竹板,5月30日,金乡县司马镇仇李小学的音乐课堂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青敏和4年级的学生们共同上演了一出山东落子《老于钓驴》。小家伙们身着大褂,一招一式很是那么回事,熟练的唱腔引来了同学们趴在窗外围观。
  “祖师爷留下的手艺在我这里失传了,我就是罪人呀!”张青敏为了让山东落子传承下去,联系仇李小学和王丕中心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课程,每周两节课,“起码能让他们知道啥是落子。”演了几十年的落子,他跑遍了数百个村庄,他说:“我现在还能唱,等我唱不出来了,我怕这门艺术也就绝了。”他用自家餐馆的收入包吃包住收徒弟,传授落子。前不久,他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照搬照抄,一成不变就只能是死路一条,还怎么谈传承?”赵贤臣分析,很多年轻人不喜欢戏曲是因为形式老化。他们已经开始通过对服装、灯光、舞美等方面的改良,以现代人接受的新形式编排传统的戏曲。
  最近,金乡县文化馆正在对演员进行紧锣密鼓的培训,准备将于年底首演的大型历史舞台剧《鸡黍之约》。演员全部是金乡县四平调剧团的成员,全程将用金乡地方戏四平调进行演出,而最终呈现给大家的是一部历史舞台剧。
  “戏曲是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赵贤臣说,鸡黍之约的故事发生在金乡,讲的是东汉举人范氏、张劭以死履行约定的诚信故事,金乡也正是因此成为诚信之乡。用改良了的戏曲展示历史典故,这是在用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王丕好,王丕好,除了扶贫搞得好,文明新风呱呱叫;在村里,在街道,邻里和睦人人孝……”5月30日晚,金乡县王丕街道办事处李集村的文化广场上,草根艺人们正在表演新创作的山东快书,引起老少爷们阵阵掌声。“和演员零距离,不次于城里的演唱会。”带着孩子来看戏的村民李彦民笑着说,“节目说的唱的都是身边的事,通俗易懂,像文明礼貌、勤俭节约、邻里和睦、孝敬老人的内容都有,大人、孩子都受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以文化人。我们把传统戏曲形式赋予移风易俗的新内容,不仅让传统戏曲焕发新活力,更让乡村文化振兴有了有效的载体。”金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广新局局长陈胜利说,陈规陋习根深蒂固、复杂多样,仅靠行政命令强行禁止难免出现逆反心理。一场场鲜活生动的曲艺节目从老调重弹到老调新弹,使移风易俗触及群众灵魂,也让文明新风在金乡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