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聚焦发展、服务、环境、民生“四大品质”

济南市中努力建设国内知名全省一流的品质之区

2018-06-0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聚焦发展、服务、环境、民生“四大品质”
  □张鹏程 朱振 李猛 申红
  核心提示:市中区是济南市中心城区,面积280平方公里,辖17个街道办事处,是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
  近年来,市中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发展品质更好、服务品质更优、环境品质更美、民生品质更实四个方面,努力建设国内知名、全省一流的品质之区。
  
产城融合 创新产业体系
  纵观城市发展规律,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当下,在“品质市中”攻坚突破之年,济南市市中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在老城区做好“腾笼换鸟”文章,在新城区做好“筑巢引凤”文章,以“产城融合、精明增长”理念全面拉开城市框架,全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让“品质市中”释放新活力。
  好的项目是发展起一个产业的依托,优质的项目更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牛鼻子”。2018年,市中区谋划了总投资3007亿元的321个建设项目,其中过亿元项目113个,每一个项目都按照“先进行产业策划、再进行城市设计、后进行落地建设”的顺序抓好落实。
  这是市中区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有力举措。市中区把产业培育发展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转变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从引进住宅开发商向引进产业开发商转变,积极引进品牌大、实力强、产业开发经验足的开发商参与片区开发,科学设置商务商业、住宅、配套建设比例,推动同进度建设。
  随着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号角的吹响,市中区将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聚集,以产业聚集推动产业发展。从山东新金融产业园、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到中国重汽小镇、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一批独具市中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平台项目,有力带动了产业创新、业态创新等产业上规模、提水平、升层次。
  除产业园区之外,产业集聚区同样没落下。市中区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遵循,先后谋划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白马创智谷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大产业”方面,市中区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四大产业为主攻点,加快“十大产业园区”建设,培育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之源。
  为努力构建适应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规律,启动《市中区产业发展计划及发展政策支持(2017—2020年)》《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细则》及产业培育考核措施,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计划目标、扶持政策和支撑项目,设置产业培育绩效考核办法,形成完整的产业培育发展体系。
  发展方向准确把脉,集群培育因地制宜,效能建设持续给力,市中区“产城融合、精明增长”效果初显的同时注重规划先行。按照“以我为主、借助外脑、实际管用”的要求,聘请世界级著名研究机构启动《市中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深入挖掘新产业、新业态蕴含的发展潜力,提高对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必要性的认识,确保全区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形成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合力。
优质教育 集团资源整合
  教育,关系到公民整体素质、人才培养,影响着一个地区经济、政治发展,文化传承发展和综合实力。早在2013年,市中区就在全区推行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了首批十大教育集团,优化资源配置。2015年,应学校发展新要求,教育集团再扩容,又增加了十大集团,推进各集团学校深度融合。2017年,在教育集团1.0时代、2.0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市中区开始集团化办学3.0时代探索。
  目前,在市中,20个教育集团、4个特色联盟、4个集团链带动新建学校、城郊学校、薄弱学校共同发展,5年时间,市中区的集团化办学“做实、做大、做强”,全区累计投入专项资金6000万元,全区6.8万名居民子女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更有品质的教育。
  公平与质量,是教育坚守的永恒主题。市中区集团化办学有破有立,“打破了三堵墙”,首先破除了学校之间的“资源墙”,让校际间大范围的人、财、物正向流动成为可能;再是理事长头脑中的“理念墙”被打破,从带领“一路人马”的掌旗手成长为掌控“兵团作战”的指挥官;最后,人们观念上保守的“思维墙”被冲破,全系统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之风。
  人才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关乎集团化办学能否长期稳定实施的关键。针对集团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才资源稀释”问题,市中区启动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引进顶尖教育培训资源。国内,市中区与北京、上海、台湾、杭州等地建立教育联系;国外,与美国、英国、芬兰、加拿大进行互访交流。
  济南十四中学原属于济南实验教育集团,在探索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与北京十一学校深度合作,构建了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这所外来务工子女定点校,名不见经传的公办初中,在本土校长、原班教师、生源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破茧成蝶的飞跃。2017年12月,承办了国家基础教育创新成果特等奖经验分享——“育人模式创新与学校转型实践”现场推广会,全国各地千余人来学习。目前,济南十四中学已脱胎为龙头校,带领其他学校共同发展。
  有温度、有品质的区域教育既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也赢得了质量的奖杯。市中区在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中荣获2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在全市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13项指标中,市中区有11项全市第一。区教育局连续13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没有高质量的公平不是真正的公平。集团化2.0时代,市中区通过顶层设计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实现全区教育集团内的孩子高品质、无差别就学。”市中区教育局长刘绍辉说,“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当前,市中教育正朝着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目标砥砺前行,走向集团化办学3.0时代,努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公平而有质量。
贴心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2017年,市中区新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06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6个,分别增长51.1%、56.3%,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793户,中信证券、中城投、中能源等一批知名企业区域总部落户辖区,招商引资量质并举。
  优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市中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市中区把服务企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优化服务、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构建出“企有所忧、政有所解,企有所盼、政有所应,企有所需、政有所为”的命运共同体,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茁壮生长”的良好生态。
  “市中区企业服务局主动靠上服务,大大缩短了企业迁入手续办理时间,使我们选择在市中发展信心倍增。”山东成协经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原来,近日区企业服务局成功帮助该公司完成相关手续上报审核,第一时间让企业领到营业执照。
  这仅仅是市中区坚持“主动、用心、高效”服务的一个小小缩影。市中区今后还将持续推进“只要你来市中干、一切手续我来办”的服务举措,根据企业不同需求设立“绿色通道”,指定专人积极做好企业选址、材料审核及登记注册工作,全程代办相关手续,让企业轻松起步、扬帆远航。
  同时,市中区将进一步秉承“请让我来服务你,就像服务我自己”及扮演好“店小二”的服务理念,实施“八个一”措施,对企业的建议、意见、诉求甚至是投诉,不讲“不行”,只讲“怎么行”,同时在“行”的过程中将其变成合法行为,坚决做到“依法有法办”,让“轻装上阵”的企业释放强大的市场活力。
  累计走访企业近千次,解决企业人员落户、子女就学、人才招聘、办公选址、市政配套等问题近百项……去年开展的“百名处级干部联系百家重点企业”活动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今年,市中区将继续围绕“服务品质更优”,密切联系企业、用心服务企业,集全区之力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营造安商稳商的优质环境。
  在企业的眼中,市中的优势还有很多:不断完善的交通路网建设,为企业参与竞争与合作开放了大通道;新金融业态的做大做强,让企业在金融市场中历练成长;个性鲜明的产业园区、众创空间,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为企业转型升级搭起高起点的平台;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人才扶持政策助力招商引资、引才引智。
  服务的诚心、一流的发展环境,让市中区在2017年千万元以上项目个数和资金总量均达到历年最高水平。在“品质市中”攻坚突破之年,市中区将不断节约群众、企业办事成本,全力助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打造审批效率最高、审批事项最少、政务服务最优的“十最”营商环境,不断推动市中经济社会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以实际行动作出“市中示范”。
  本版图片由匡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