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99.5%的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

一张股权证 变出“活钱”来

2018-05-25 作者: 姜言明 刘涛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 涛
    本报通讯员 宋 杰 周倩倩


  “平时在合作社打工一个月3000元,年底分红1000多元,年收益比以前自己单干翻了番。”5月18日,肥城市王庄镇东孔村粉皮文化产业园,村民孔凡红向记者介绍。告别小作坊,东孔村老辈人传下来的手艺在这里发光发热。
  东孔村2015年10月成立了华民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股份合作社,村集体资产量化200.7万元、5120个股,集体占40%,农户占60%。2543名村民每年都可从合作社领到分红。改革后的新体制机制助推东孔村经济发展,复垦土地260亩,引进云农场电商平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配肥站,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近300亩立式大拱棚建成使用。目前,东孔村集体年增收近100万元,年底人均分红235元。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一张股权证,为村民变出“活钱”。这是肥城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生动实践。
  肥城市委书记常绪扩说:“我们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实力,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在肥城,各村把发展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入股、联合、承包租赁等形式,探索发展适合本村实际的经营好路子、好途径。在农业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规模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在城中村、工业基础较好的村、净资产较大的村组建置业股份合作社,腾空土地、建工业厂房、商业广场,发展“房东经济”;在劳动力富余的村组建劳务合作社,农民既通过打工获得工资收入,又通过合作社获得盈余分红。
  新城街道古店村依托春秋古城探索休闲农业和三产服务,量化村级资产4849.8万元,成员股6549股,2015名村民全部年底可拿到分红。大桥村立足城中村优势,发展“房东经济”,开发沿街商铺,引进“泰和城”和奥特莱斯商城项目,2013年以来累计发展商家、店铺80多家。湖屯镇前兴隆村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与企业发展苗木产业,入股村民每股每年分红800元;整合富余劳动力,成立劳务股份合作社,入股劳动力每人每年分红1300多元;融合民间资本,成立了置业股份合作社,多方筹资新建2栋商业沿街楼,村集体每年增收26万元……肥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正在唤醒更多“沉睡”的集体资产。
  据了解,肥城市自2012年起,在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农村房屋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了农村产权交易融资平台,开启了农村综合改革序幕。
  2017年,肥城作为山东省唯一代表,在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截至目前,肥城市有603个村开展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602个村成立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占总村数的99.5%。全市改革村量化资产30.8亿元,确认成员72.46万人,设置总股数234.3万股,其中个人股139.91万股。今年一季度,全市改革村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7203.1万元,村级经济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