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

2018-05-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读史札记
 □ 李绍增
  据《资治通鉴》载,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西汉王朝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大案——“霍氏灭门案”:几朝重臣霍光逝世3年后,也就是地节四年的七月,其夫人、儿子、女儿、侄孙等一家老小以及有牵连的家庭、人员,甚至为霍家服务的下人全部被绑缚街口斩首。
  大案血光飞溅,株连甚广(《汉书》作数千家),激起朝野一片哗然。有惋惜的,如班固曰:“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宗族诛夷。哀哉!”有嫉恨的,如茂陵徐福曰:“夫奢则不逊,不亡何待。”当然,也有许多政治家、史学家、哲学家从资政的角度审视这个事件,此尤属司马光,这位伟大的史学家以独特的视觉,在对霍光大加点赞(“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和对其灭门内在因素分析之后,笔锋一转,指出:产生霍氏灭门大案,“岂徒霍氏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
  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宣帝登基即位时,依照祖制,前往高祖(刘邦)祭庙(高庙)进谒,时任大司马、大将军的霍光“骖乘”(陪同乘车)。此时的霍光以辅昭拥宣自居,经常傲慢无礼。宣帝虽为至高无上的皇帝,但仍觉得“内严惮之,若有芒在背”。后改为车骑将军张世安陪同前往,才感觉“从容肆体”。通过这件事,宣帝已经感受和察觉到霍光的傲慢无礼,然而,他不但没有对其及时提醒,促其检点举止,而且为了报答霍光拥立自己为皇帝的恩德,一味强化霍光的身份和地位。拜谒高庙结束后,宣帝下诏:“大将军光益封万七千户,与故所食,凡二万户。”并下令:以后国家大事都要先经过霍光裁决,再转报皇帝。他这种回避和默认的态度,更使霍光有恃无恐。
  霍光及其家族的“奢则不逊”,引起朝野上下的妒忌和愤懑。徐福就说:“霍氏必亡。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的人都愤恨他,自己又不走正道,他不灭亡谁灭亡?群臣对霍氏的嫉恨,宣帝也有耳闻,他非但不去礼贤下士听取意见,探讨抑制之计,反而对霍家一班人马加官进爵。宣帝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宣帝还下诏封霍光小女霍成君为皇后。霍光及其夫人霍显对皇后名分觊觎已久,曾经费尽心机,这下圆了天愿,不可一世的心态尤为甚嚣尘上。
  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宣帝下诏,任命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右将军,霍家许多人一并得到擢升。面对霍氏家族权力的不断膨胀,朝野许多人由嫉恨变为担忧,忧心江山动摇,忧心霍氏飞祸。如山阳郡(今山东省金乡县)郡长张敞,就给宣帝上“亲启密奏”,在列举了一些有功国家而又危害国家的历史人物后,指出:“陛下褒奖宠爱故的最高统帅,以回报他对皇家的贡献,足矣。如果专权太久,权势太盛,必然君臣难分。请求解除霍氏三位侯爵(霍禹、霍山——霍光侄孙、霍云——霍山弟)的政府职务,各以侯爷的身份回归家园。”宰相魏相也劝谏宣帝,提醒他对霍氏早加约束,既可巩固万世基业,又可保全功臣后代。徐福更是连上三书,直言不讳地疾呼:“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更应该及时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对这些忠谏,宣帝只一句“知道了”了事,放任霍氏家族权欲泛滥,阴谋篡位,致使霍氏老小头断长安街头。
  早有“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哪有今日血光飞溅之惨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