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手工馒头背后的“全程产业链”

2018-05-22 作者: 王德琬 吕光社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德琬 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 张美荣 谷 顼

  5月16日,走进兖州区新兖镇牛屯村李爱双家的小院,一进门就看到“手工打造,农家石磨,高端养生;绿色健康,源自基地,绿色种植”的绿色标语。墙上宣传画上的“Q7一等”品牌标志格外醒目。占地200余平方米的院落,俨然已成为一个小型的食品加工厂。
  “刚刚广东的客户要了10箱精选高筋粉,通过物流配送。”济宁菜到家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爱双正忙着装货。她介绍,该公司依托自己流转的土地,生产加工的石磨面粉已注册“Q7一等”商标,目前供不应求,销往全国各地。
  “将小麦从自家地里收获回来,磨成面粉:一方面将石磨面粉做成精包装、小包装进行销售,另一方面用石磨面粉制成手工煎饼、馒头、蔬菜面条等,打造无公害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微信、微店、微商城等销售。”李爱双说,这些过程给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经历了4年的摸索过程。
  2014年9月,原本经营饭店的李爱双以每亩1000元租金,在牛屯村流转了150亩土地,开始种植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由于租金高、人工贵,再加上当年玉米价格下滑,每亩地收入仅三四百元。
  “单纯的农业种植投入大、人工成本高,感觉种植粮食利润低、风险大。”李爱双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迫在眉睫。从2015年9月,她开始改种经济作物,通过建大棚和陆地栽培方式,尝试种植胡萝卜、油麦、西红柿、山药等,琢磨通过电商卖绿色无公害蔬菜。“9月份成立了济宁菜到家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绿色健康菜到家微信平台,成立了菜到家配送中心。”随后一系列问题出现了:蔬菜不好保鲜、年轻人几乎不买菜,很多中老年人接触不了电商、市场销量少……
  “怎样把农业变成挣钱的产业?”成为摆在李爱双面前的难题。2016年,兖州区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到潍坊参观学习,她第一次接触到了石磨面粉。李爱双说,通过学习她增长了见识,产生了加工生产石磨面粉的念头。
  民以食为天,生产健康、安全、原生态的放心农产品成为李爱双的新目标。2017年6月,李爱双以7000元的价格找厂家定做了一台半自动石磨机。“石磨面粉采用传统石磨在低速度、低温度的状态下研磨而成,使用皮心并重的制粉工艺,使小麦在研磨中的遍数大为减少,麦胚的香味、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完全保留,不损伤营养成分。”
  在小院加工车间,记者看到,车间已被分割成辅料间、和面间、消毒包装间等操作区域,实现了石磨面粉、手工馒头、手工煎饼的生产一条龙。“自家农场生产的优质无公害小麦,先在辅料间经过筛选、淘洗、烘干、石磨深加工成面粉,再进入和面间、醒发间,经过人工揉搓,进入大蒸箱,蒸熟后进入无菌车间消毒,晾透、包装塑料袋,打上品牌和生产日期,进入市场。”
  “拉长产业链条打造品牌后,价格上去了。”李爱双拿石磨面粉举例道,“特精粉10斤198元,一级粉10斤138元,全麸粉10斤108元,客户面向消费水平高的人群。而石磨面粉馒头,主打手工2元一个,春节期间馒头、面粉都供不应求,平均每天的营业额1万多元。”
  从刚开始的一麦一棒种植到打造特色品牌,实现粮食深加工,李爱双通过拉长产业链,增加了价值,提高了附加值。生产加工的石磨面粉、菜煎饼等产品通过包装,对接超市、幼儿园、学校、高档商务宾馆、企业,已销往全国各地。
  “现在的这个磨面机是半自动的,需要两个人,一人送料一人接面粉,费人工。”李爱双说,扩大效益需要一方面降低成本,精打细算;另一方面对接更多的客户,开拓市场,扩大销路。“二期新上全自动的石磨,现在磨100斤需要三个半小时,下一步磨100斤只需要半个小时,产量扩大,生产效率提高了。”
  今年年初,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的意见》,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即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目前,济宁菜到家食品有限公司已经经过了从面粉到馒头、到菜煎饼到蔬菜面条等深加工的摸索,生动诠释了“思路决定出路”的深刻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