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史伟云:一生甘做“光明使者”

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完成角膜移植手术超万例

2018-05-18 作者: 王亚楠 来源: 大众日报
人物志
  史伟云,男,1959年4月出生。现任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
  从事眼科医教研一线工作37年,是国内极少独立完成各类角膜移植手术超万例的专家。针对我国角膜供体严重匮乏和角膜病诊疗技术落后两大难题,史伟云带领他的团队创造性地完成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研究,用动物角膜基质经过脱细胞和去抗原的处理后,来替代人角膜基质。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史伟云是一位医生,言语神情非常温和。这种温和,有性格的因素,更有职业的修养。
  他是当之无愧的“光明使者”。从事眼科事业37年来,史伟云已累计完成各类角膜移植手术10000余例,是国内极少完成角膜移植手术超万例的专家。他一直坚持工作在眼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眼科显微手术技巧,除去出差、开会的日子,一天二三十台手术是常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一旦遭遇意外,角膜受伤,这扇窗关闭了,整个人生仿佛都陷入了灰暗。角膜,就是我们俗称的“黑眼珠”,位于眼球的正前方,是眼球最外面的一层膜,它透明无血管,外界光线能够毫无障碍地通过,到达眼底,从而获得清晰的成像。由于角膜在眼部的正前方,在遭受外伤时,总是首当其冲,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发生破裂、感染导致混浊,造成视力下降或失明,这就是角膜盲。
  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目前世界上约有6000万名角膜盲患者,其中我国大约有400万,占我国盲人总数的一半,且每年还在以10万人左右的数量增加。每年能复明的患者有多少呢?仅仅不到1万人!
  史伟云解释说,其实大部分的角膜盲患者都有可能通过角膜移植重获光明,但由于角膜资源匮乏,不少患者只能在漫漫黑暗里被动等待。这样的现实让史伟云无法安心,他必须要做点什么。
  全省科技奖励大会结束后,史伟云匆忙离开,赶赴青岛。当天,第六届亚洲角膜学会学术会议在青岛召开,这是这一亚洲顶级眼科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史伟云将在会上报告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的临床应用情况。“最长的已经移植了3年,情况很好。”史伟云说。
  生物工程角膜,就是用动物角膜基质经过脱细胞和去抗原处理后,来替代人角膜基质,以打破角膜供体严重匮乏的制约。史伟云带领团队陆陆续续研究了20余年。此前,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曾经推出了生物工程角膜的一代产品,但是它“不透明”,就像在眼球上打了个能看见的“补丁”,不好用。2014年,史伟云团队正式接手,以猪角膜为基本材料,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创造性地完成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研究:所研制的生物工程角膜保留了天然角膜基质胶原蛋白结构及透明性,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能与周围组织快速整合,移植角膜透明,患者视力恢复快速。这也就是二代生物工程角膜。
  作为一项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划时代产品,它极大改变了我国角膜移植手术角膜供体奇缺的困境,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史伟云受邀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就生物工程角膜的研发与应用进行演讲,在国际舞台上将各国专家的目光引向了蓬勃发展的中国眼科事业。
  据悉,这一二代生物工程角膜作为三类医疗器械,正在通过“绿色通道”进行审批,即将造福更多患者。史伟云告诉记者,目前,正在研发第三代,希望在第二代脱细胞的基础上,做到带细胞,从而适应于更多病征。
  角膜最薄处只有0.5毫米,角膜手术的要求之高可见一斑。以往,因为供体奇缺,精通角膜移植手术的医生更是奇缺。同时,人工生物角膜与捐献人角膜在移植技术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有着独特的技巧。作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史伟云以推广传授角膜移植技术为己任,主持成立首个国际角膜移植手术培训基地,从2015年至今,已培训15期200余位国内医生与10位国际医生,其中包括8个“一带一路”国家的医生。“一位希腊医生最近给我反馈说,他回去给患者进行了手术,效果很好。”史伟云说。
  关于创新,史伟云说得诚恳:“我是个临床医生,临床遇到很多问题不能解决,就要去搞科研、想办法。”这朴实的话语透出的,正是当下需要大力提倡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追求。史伟云不断创新医学技术和治疗方法,为患者唤回光明:创新应用小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边缘性角膜穿孔,用1个供体材料为5-6位患者治疗边缘性角膜穿孔;创新应用结膜瓣治疗各类难治性角膜溃疡,在全国推广,挽救了很多角膜病盲人……
  医者仁心。在工作上,史伟云处处为病人着想,并在山东省眼科医院全院倡导廉洁行医,践行无红包医院。现在,史伟云接诊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他最大的快乐也来自于一例例复杂病症的康复、一个个患者的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