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城事

“建、换、控、抑、治”五招齐下

济南标本兼治杨柳飘絮问题

2018-05-17 作者: 晁明春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晁明春
    本报通讯员 李云亮

  今年春季,济南市林业和城乡绿化部门积极应对,从“建、换、控、抑、治”五个方面着手,多措并举实施杨柳飘絮治理,减少飘絮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取得显著成效。
  “一方面,杨柳树、法桐飘絮是树木成熟后繁衍后代的现象,杨柳树的种子十分小,带有絮,并通过絮让种子传播得更远、更广,这是扩大自己生存竞争力的自然现象。另一方面,济南市建成区内的杨柳树大都种植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杨树具有防风沙的作用,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柳树是济南市的‘市树’,在‘山泉湖河城’特色文化景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济南市治理飘絮问题不会‘一砍了之’。”济南林业和城乡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济南市有杨树9.8万株、柳树6万株、法桐14.5万株。全市杨柳树比较集中的区域主要有英雄山区域、二环南路、220国道(槐荫段)、燕山立交、经十东路两侧背景林以及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百花公园等。
  “既然不能一砍了之,那么现实的办法就是采取综合措施,既要发挥杨柳树和法桐的生态效益,又要积极应对、治理其飘絮问题,改善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济南林业和城乡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办法就是从“建、换、控、抑、治”五方面着手,科学防治杨柳飘絮,最大程度减少危害。
  治理飘絮先“治标”。“比如,所谓‘抑’,就是加强日常养护,及时洒水,在产生柳絮较集中的区域用高压水枪冲洗枝条,及时清扫地面。”济南林业和城乡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针对杨柳、法桐飘絮重点路段及人口密集区,采取人工高压水枪夜间清洗、增加道路洒水频次,及时清理飞絮飘落物等相结合的方式,降低杨柳、法桐飘絮。虽然用的是“笨”办法,但效果还不错。
  所谓“控”,则是通过修剪等养护手段来减少飘絮。济南市对小清河绿化带、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等城区公园绿地、水系两侧生长健壮、粗细适宜、位置便于操作的柳树雌株,实施高接换头试点工作,嫁接雄株枝条,达到一次性控制飘絮的目的。
  而所谓“治”则是针对青壮年杨柳树实施抑制剂注射。对主次干道及庭院、小区、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域青壮年杨柳树雌株通过注射杨柳抑制剂进行防治;在黑西路、马鞍山路、燕山立交桥等杨柳密集区域对杨柳雌株试点注射抑制剂。
  “治标”虽有效果,但“治本”方为上策。济南市首先采取“换”的办法,即结合道路提升改造,对现有的部分枯死、老化的树木进行更新。他们按照“先内后外”“先易后难”的原则,对马鞍山路、舜玉路、经十路、220国道等城区主次道路以及公园景区、绿地广场、学校、医院、火车站、大型公共建筑周边及人口密集区域等范围内的死亡、老化杨柳树实施更新。对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的法桐,由各区结合城市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更换新树种;对存量法桐,在冬季及时修剪外围挂果枝条,减少球果飘絮。截至目前,经十一路已更换老化、死亡杨柳树、法桐70余株,英雄山路片区也即将更换30余株。
  “要想从根本上治理杨柳飘絮问题,还得从源头着手,采取‘建’的办法,即在城乡绿化工程建设中,推广使用新型树种,优先选用雄株或改良后的法桐、杨柳树,大幅减少开花造成的杨絮、柳絮。”济南市林业和城乡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其实自2013年开始,济南市便逐步减少杨柳树、法桐等飘絮树种的种植数量,并积极选用寿命长、好存活的乡土树种种植,例如白蜡、五角枫、国槐等。今年济南市又特别强调,从2018年起,城区所有新的绿地建设、行道树更换工程,原则上配置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并重的无飘絮树种,确需栽植杨柳树木的,将选择雄株。同时,结合城市绿化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在滨水绿地及泉水特色标志区栽植柳树雄株;城区外围防护林和生态隔离带确需栽植的,选择杨柳树雄株。
  此外,济南市还加强杨柳树、法桐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利用杨柳树雌雄异株的特点,选育既速生又无飞絮、适合城镇绿化的杨柳树、法桐优良新品种,应用于城镇绿化。
  同时,济南市林业和城乡绿化局还成立督导检查小组,对各区40条杨柳飘絮重点防治线路进行巡查,加强治理监督,提供技术服务,确保杨柳飘絮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重点线路做到每天必查,并增加柳树密集、人员密集地的重点道路巡查,实现无缝隙,全覆盖,全面排查杨柳树飘絮情况。通过各区城市绿化、城管部门的积极努力,今年济南市杨柳树飘絮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较往年飘絮情况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