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政

10国专家共话海洋国际合作

研讨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关键科学问题

2018-05-16 作者: 薄克国 来源: 大众日报
  ◆5月8日—10日,由“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orthwestern Pacific Ocean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Experiment,简称NPOCE)”国际合作计划主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开放科学大会在青岛举行。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10个国家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共同研讨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关键科学问题。
  □ 本报记者 薄克国
    本报通讯员 王 敏


从跟踪到引领
  “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国际合作计划是中国发起的第一个海洋领域大型国际合作计划,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德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的19个研究机构参与,目的在于观测、模拟和理解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的变异规律及其动力机制以及在全球和区域性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NPOCE国际计划发起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敦欣介绍,西太平洋在全球及区域气候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季风、热带气旋、暖池等。本世纪以来,NPOCE和SPICE西太平洋观测计划相继启动,取得了大量宝贵的数据,目前SPICE计划已经停止,NPOCE国际计划的观测实验还在持续地有序进行。
  胡敦欣说:“西太平洋的海洋环流会影响东亚季风和南海季风的爆发时间和强度,这也将导致华南、华北地区在不同年份气候降水等因素有着明显变化。通过对西太平洋环流的研究,我们发现‘海洋热含量’变化是海洋环境气候预测中关键的一点。”
  自2010年启动以来,NPOCE计划以西太平洋为切入点,通过强化观测、机理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在该领域取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的认知能力,中国同欧美及亚太相关国家的国际合作得以深化和加强。
  该计划的成功发起和实施也标志着我国在西太平洋环流与气候领域的研究实现了从跟踪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开展多学科交叉的观测研究
  大会安排了67个报告,包括11个主题报告和23个邀请报告,收到学术海报75份,为科学家提供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特别是为年轻的科学家提供一个向世界海洋界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
  会议期间,国内外海洋与大气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为主题,围绕西边界流变异规律及其动力学、西太平洋与近海相互作用、西太平洋环流变异在暖池及ENSO变异中的作用、西太平洋全球气候效应以及西太平洋在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古海洋学中的作用等五个核心主题,进行精彩报告,介绍最新研究进展、正在实施的研究项目和拟开展的研究计划,并提出开展NPOCE国际合作调查研究所面临的研究和技术上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与会代表在总结NPOCE当前进展的基础上,讨论未来NPOCE国际合作计划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化各成员国及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在海上联合调查及数据共享方面加强沟通与协作,计划以印度洋—太平洋交汇区多圈层相互作用为核心,通过开展多国协作、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强化观测和研究,再一次掀起海洋观测研究领域国际合作的热潮,在印太交汇区多圈层相互作用领域取得若干原创性重大突破。
建成我国首个
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说:“截至目前,在对西北太平洋观测研究中,中国的贡献占到一半左右。尤其是在西太平洋海洋环流的结构和变异课题研究上,我们取得的成果比国际水平领先。”
  NPOCE国际合作计划工作团队多年来潜心耕耘西太平洋,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调查研究。近年来,该团队通过协同技术攻关,顺利完成了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深海潜标的大规模建设,成功建成我国首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西太平洋深海3000米数据的查看模式从“录像回放”转变为“现场直播”。同时,西太平洋主要海流的潜标观测也首次实现了全面覆盖,所获数据为西太平洋物质、能量输运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科学进展,研究成果在Nature等杂志发表,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山东省科学与技术最高奖等。
  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实现了从科学规划、潜标设计、大洋作业、水下和卫星实时传输、数据智能分析、终端图形接收的全流程一体化作业,其成功实施为保障国家海洋环境安全和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
  王凡表示,青岛是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重镇,海洋所作为中国最早的海洋研究机构和当前海洋学研究的重要战略力量,将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支持NPOCE国际合作计划的进一步发展。
  据介绍,未来10年,NPOCE国际合作计划将以印度洋—太平洋交汇区多圈层相互作用为核心,针对深海多尺度动力过程、海气相互作用、板块构造与西太平洋暖池形成、交汇区生物多样性等主题,开展多国协作、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强化观测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