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往事·发现

·相关链接·

“寻找烈士遗体,决不能漏掉一个”

2018-05-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陈业冰 陈巨慧

  1942年10月17日,吉山战斗的当天下午,廖容标司令员正带着军分区主力战斗在淄博的淄河流域,听到汪洋等同志牺牲的消息,他悲痛万分,连夜率三营三连赶往茶业区,途中在淄博瓦泉和杨峪之间与日军遭遇并被敌包围。廖容标沉着冷静,指挥部队迅速占领北面的山头,坚持等到天黑,从敌人包围圈的缝隙里突围而去,天明赶到茶业根据地。当走到崖下村东时,恰遇军分区参谋长刘国柱。廖容标和刘国柱一道向吉山村赶来,刚到吉山村东,远远望见河滩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正在搬运八路军的尸体。
  原来,18日凌晨天还未亮,敌人突然吹响集合号,带上200多具日伪军尸体,匆匆向东朝着博山方向开走。吉山村的干部群众纷纷走向河滩及村北的山坡,寻找是否还有活着的伤员。河滩上横七竖八躺着八路军的尸体,他们大部分是和敌人拼刺刀而死,鲜血染满了全身,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吉山村党支部书记李隆平带着几位村民来到河滩,仔细查看每一个战士。他用手抚摸战士的胸口,看还有没有心跳和体温。河滩中央的大石旁躺着十几个,其中三个重叠在一起,李书记逐一翻过来查看,发现最下面一个不仅有体温而且还有脉搏,他立即派人送回村里抢救。
  天已大亮,向战场赶来的人越聚越多。吉山联防队的队员们带领村民满山遍野搜寻伤员,又有三位幸存的教导队成员被从北山抬了下来。刘莱夫、高启云他们赶来了。赵笃生率地委、专署机关赶来了。茶业区区委、区政府、妇救会也来了……赵笃生安排把伤员火速送往设在刘白杨村的战地医院……
  见到廖容标率三连赶来,大家围上来痛哭失声。刘莱夫和廖容标这对患难与共的老战友,紧紧地抱在一起泣不成声……茶业区委书记邢德握住廖容标的手哭道:“如果你和主力部队在,小鬼子咋能这样猖狂,咱队伍咋能吃这样大的亏啊!”
  廖容标高声喊道:“乡亲们,同志们,眼泪吓不倒敌人,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大家听我指挥。”他面向邢德:“请邢书记安排十几个熟悉地形的人,配合三连一排布置岗哨,各个路口和四周布防要严密,外围岗哨要在十几里以外,防止敌人反扑。”等警戒人员分散出发以后,他对赵笃生、邢德等人说:“现在我们分头行动,机关部队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搭配分成若干组,分散寻找烈士遗体,决不能漏掉一个。”
  地专机关的人在南山坡地堰的大石旁,找到了汪洋政委的遗体。廖容标及干部群众都围拢过来,明白人一眼看出,汪政委是用自己的手枪自尽。子弹是从头的右边打进,左边打出,见者无不泪如雨下。廖容标抱着汪洋尸身嚎啕大哭。
  10月19日,在地方党政人员及群众的帮助下,237具烈士遗体分别被安葬,教导队成员葬在吉山村东北的山沟里,军分区机关及一营一、二连干部战士葬在吉山村南尤家峪沟口的洼地里,另有26名民兵回村安葬。群众早已挖好了坟墓,他们把家里炕上铺的席子拿来,卷起烈士的遗体放进墓穴。几个木工师傅连夜赶制出两口桐木棺材,把汪洋、石新的遗体放进去……原本荒草丛生的洼地变成了一片崭新的墓地,一块块写着烈士英名的木牌庄严肃穆。
  吉山战斗,我方近600人经历被动的战斗过程,除263人(包括民兵)牺牲以外,其余300多人成功分散突围或受伤后被救治。所有人员无一人变节投敌,表现出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武装的纯洁性和坚强性。
  1945年4月初,泰山区地、专、军会议决定,以淄川县为主导,茶业区为主体,在吉山村西的钓鱼台修建“抗日烈士纪念碑”,动用人工上万人次,历时五个月,至8月底竣工,命名“汪洋台”,将263位烈士英名镌刻其上。廖容标、欧阳平、高启云、武中奇、薛玉、李元荣、李念林、刘中和等党政领导题字纪念。与此同时,将分散在几处的烈士遗骸移葬至汪洋台北的洼地里。
  1977年,茶业人民公社重修汪洋台。1999年,茶业口镇政府投资50万元再次重修汪洋台,在汪洋台东南50米处建64平米“抗日烈士纪念馆”。在墓地北山顶塑汪洋汉白玉雕像,从墓地至雕像修建石阶恰巧263级。
  自1945年至今,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汪洋台”共接待前来瞻仰、扫墓、受教育者达60余万人次,听取当年吉山战斗的亲历者——“红色卫士”李隆春,“吉山战斗”报告100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