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科技创新看上海

——新旧动能转换省外观澜①

2018-04-15 作者: 娄和军 李铁 来源: 大众日报
  ■编者按
  当前,全省上下正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迅速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山东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多年来,山东在发展中形成一个好传统,在发挥自身优势和长处的同时,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南方一些省市见事早、行动快,搭上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头班车。中西部一些省份也在一些领域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他们的思路和做法值得山东学习。
  为此,本报记者分赴上海、浙江、江苏、广东、河南和贵州等省市,结合山东实际,采撷当地先进做法,形成这组“新旧动能转换省外观澜”系列调研报道。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娄和军 李 铁

  “长江万里清,巨海一边静。”四月,江海汇聚之地的上海,创新恰如这江海,看似波澜不惊中却澎湃着雄心——这里正在加快进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上海正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提升创新“高度”;打通体制机制瓶颈障碍,加快创新“速度”;厚植科技创新人才优势,夯实创新“厚度”;打造更优创新创业生态,提高创新“浓度”。
  今年初,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20.7%的国家科技奖是由上海贡献的。这是2014年以来,上海第三次刷新占比纪录,“科创上海”的品牌效应和战略优势甚为抢眼。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何以能?
平台中介有特色
成果转化快一步

  公共研发转化平台少,束缚了更多创新成果的创造;科技中介队伍不活跃,大量现有成果实现不了转化。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创新的短板。
  上海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在采访中,上海多个部门的同志给记者画了一张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金字塔图:向高处探寻的塔尖,是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其作用是突破基础研究;宽厚坚实的塔基,代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塔腰,代表研发转化平台和科创集聚区。而将塔尖和塔基连在一起的塔腰,格外引人关注。
  黄埔江畔,18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棋子巧布。
  上海已规划建设首批18家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2020年将达到约30家。届时,“十三五”期间上海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个领域都建有自己的平台。
  在嘉定区城北路,不起眼的青灰色楼房里,蕴藏着上海首个大型研发与转化平台——微技术工业研究院,这是一个集研发、工程、市场、孵化于一体的全球协同创新网。别小看这个平台,它在美国硅谷等全球多地部署研发中心,突破多项传感器技术难题。中小企业可以在这里的公共平台进行芯片检测,这个工作以往需要委托国外大公司,受制于人。在这里,企业需求向前一步转为研究,科研成果向后一步转为产品。平台正带动整个上海物联网和半导体产业升级。
  平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怎么解决?上海市科委发展研究处负责同志介绍,运营初期,平台“造血”能力不强,需要财政全力支持;平台逐渐成熟后,财政资金占其收入的比重就可以不断下降,并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实现良性互动和持续发展。目前,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这一共性化技术平台,已实现85%的收入来自产业化。这就是上海独特的财政“退坡”吸引社会资金机制。这一模式保证了功能型平台既能做到公益性(非营利性机构定位),又使平台具备市场活力(市场化专业化运作)。
  平台由政府自上而下主导建立,企业、科研机构都可投资。上海市科委发展研究处负责同志特别提醒,平台需要吸引企业投资,但不由企业控股,否则会影响它的公益性。一些地方的公共研发平台由企业控股,结果建成企业的“后花园”,对行业发挥不了带动性。
  与转化平台相对应,上海还培育大量民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这里,上海又一次表现出“聪明政府”的做法:科技中介创新券的发放运营,不是由政府直接操刀,而是委托给第三方机构——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这是一个企业化运作的平台。“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两个好处,一是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聚拢科技中介。”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李万说。
  2016年,上海市推出国内首创的技术转移、科技咨询创新券。科技中介在为企业提供服务后,只要达到相关条件,最高能获得30万元创新券补贴。市科委委托东部中心参与科技中介创新券的设计、发放、兑现等。每笔兑换无需按计划项目方式走行政流程,政府只做备案,以提高这种政策工具的灵活性、便捷性。经过两年试点,到今年初,总价值3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券已发放完毕,“撬动”了成交总额约12亿元的技术转移和科技咨询服务。
  以东部中心为载体,上海市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集聚发展。东部科技成果转化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手里有了“创新券”这把“米”,众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聚拢在东部中心,这里正在打造“技术转移转化功能聚集区”。这个平台在北美、欧洲、新加坡等地设立国际分中心,国内设多个分中心,正在形成辐射全球技术转移交易的网络。不仅如此,上海还以这里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依托,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计划,建设技术转移学院。
创新“新引擎”
还需改革“点火器”

  创新是“新引擎”,改革则是“点火器”。打通体制机制瓶颈障碍,才能加快创新“速度”;打造更优创新创业生态,才能提高创新“浓度”。
  众创空间,科技成果研发、转化的孵化器。自2015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众创空间不审批。在浦东软件园,品牌运营主管王文静带记者看这个满是创业年轻人的孵化器。这是上海500多个众创空间中的一个。“带项目书来,评审通过即免费进驻6个月。风投、基金随之跟进,进行专业筛选投资。”园区软件企业多,好苗子可嵌入产业链。对众创空间,政府做什么?组织考核奖励。王文静说,每年浦软孵化器都参加考核,分四级,如评为A级,会拿上百万奖励。一个数据能说明这种“撬动”效果:到2017年底,上海拥有众创空间500多个,是5年前的5倍,90%以上由社会力量兴办;在孵和服务科技企业1.6万余家,覆盖科技类创业者超过38万余名。
     
  改革需要担当和主动作为,尤其是在创新层出不穷的科技领域。上海理工大学相关团队取得太赫兹技术的重大突破。按照有关政策,学校成立一家公司,拟将80%的股权奖给团队。然而由学校注册的公司为国有资产,不能将产权随意奖励。这时市科委、教委、工商局等部门主动站出来,经过两次专题协调,最后摁下绿灯。又一个问题降临:团队需缴纳约1000万元个税。有关部门再次站出来,以个税递延缴纳方式,暂不缴纳。一个案例的激励,胜过千百条说教。到2017年下半年,上海已有10多所高校院所设立成果转化中心……
  对审批权的改革,上海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汇集了全市80%创新型企业、80%以上高端人才的张江高新区,管委会没有一项审批实权——早在2013年,就已下放到20多个园区。在浦东行政服务大厅的每个窗口,都能看到“只说Yes不说No”的标牌。他们的解释给人启发:“客户有需求、当前又办不了的,就是明天改革的突破点。随意说‘NO’,就会把改革挡在窗口外。”
  多年来,人们已看惯了争相考公务员的新闻,但在上海,我们却听到一个由政府派出机构转为企业的故事,这是全国第一例。故事发生在陆家嘴。由陆家嘴管委会演变来的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除了局长由政府任命,其余都是企业合同聘任。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办公室副主任何建木回忆,当时面向全球招聘,4000多人竞争30个岗位。曾是浦东发改局一位副处长的他,放弃公务员身份来应聘。“体制一变,用人方式更灵活,现在招来的都是金融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创新。”何建木说。
  科技与产业更紧密地结合,是当前创新面临的一个难题。2016年,浦东新区经信与科技合并,成立全国首个科技经信局。在市级层面,则通过“两张清单”破题:每年初,市经信委向科委提出科技前瞻布局需求清单,市科委向经信委提出推进产业承接科技成果清单,两委签合作备忘录。

要成为天下英才
最向往的地方之一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厚植科技创新人才优势,才能夯实创新“厚度”。
  在上海采访,印象深的是这里海外人才多。在钛米机器人科技公司,只有几十人的企业海外专家就有4位。在宝腾生物座谈到一半,一位首席运营官起身说:对不起,我要去接外国专家。
  “目前在沪就业外国人超过21万,占全国的1/4。这当然与上海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市有关系,但我们出台的相关政策也有很大吸引力。”上海市人社局外国专家与留学人员工作处相关负责同志说。
  2015年—2016年,上海一年时间连发人才新政“20条”和人才新政“30条”。在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方面,上海原来设定的年龄上限是60岁,现在则已放松这条线;工作类在沪居留,原来期限是一年,优秀者可延长为三年、五年,现在则直接为五年;而且,工作满三年后,可按规定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新政实施不到一年时间,上海受理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量增8倍。
  面向海外高端人才的大门更宽了,对他们的遴选却更细致了。在市人社局采访,记者听到一个新词:科技创新职业清单。这是各部门根据上海科创重点领域制定的,2017年8818家单位入清单,主要含高新技术类企业、战略新兴类企业等。清单中外籍人才可优先享受申请永久居留等待遇。
  海外人才引进来,还要为他们创业提供摇篮式服务。张江高新区全球建了十多个海外人才预孵化基地,以此引进100余个带项目的团队。敬元公司开发大数据挖掘技术,能根据需求在几天内筛选出该技术领域最对口的知识产权拥有人名单。从企业提需求到海外人才来上班,最快一个半月即可搞定。
  对国内人才,则是重点引5类——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企业家。针对科技转化薄弱,上海提出:在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2年,最近3年实现5000万元及以上技术交易额的技术合同第一完成人,即可直接申办上海户口。这两年,上海引入这五类重点人才近9000人。
  不仅是出台利好政策,上海还依靠环境留人。引进一家大型企业研发总部时,这家企业提了两个要求:一要有绿地,二要有文化设施。一家企业来漕河泾开发区,先问能否24小时提供咖啡。何建木说,在这金融机构林立的区域,打造好的人文设施环境是我们工作重点……
  然而,高房价对人才挤出正成为挑战。上海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上海去年市区两级共筹措约1万套公共租赁住房,重点满足科创中心建设相关重点单位的整体租赁需求。
  今年3月,上海正式对外公布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提出要在“人才高地”基础上筑起“人才高峰”。
  黄浦江畔,高楼耸立,在这里,为梦想而奋斗的人们,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