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研发1266项累计创效近亿元

“蚂蚁城”:开启国企“双创”新模式

2018-03-21 作者: 马景阳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弋永杰 孙业伟 蒲俊良

  “动能转换当‘主攻’,先行先干看淄矿。我们聚焦聚力以‘四新’促‘四化’,开发建设和使用推广的‘蚂蚁城’平台,是受蚂蚁团队‘集小力、成大事’的精神启发,让创新变得更加专业、更有价值。旨在激活全员创新之热情,汇集众创智慧,整合空间资源,为创意提供丰富营养,为创客搭建展示的舞台。探索出一条双创平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淄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中辉告诉记者。
  “蚂蚁城”平台于2016年11月启动建设,2017年5月11日正式上线运行,由信息平台、交流中心、众创空间、实验基地4大阵地组成,是全国煤炭行业首家一体化双创管理服务平台。目前注册人数9000余人,完成研发1266项,累计创效近亿元。
  “蚂蚁城”已被列为“山东省青年创业平台”,被授予省级青年创客空间,并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参加了国际双创博览会,被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授予年度双创示范奖、职工双创示范奖。
创客乐园
  “蚂蚁城”上创客排名第三的李春华,是淄矿集团亭南煤业综采一队的技术大拿。他先后在“蚂蚁城”平台发布皮带螺旋滚筒专用清理器等20项革新成果。
  对煤炭企业来说,像李春华一样的员工提出的金点子、合理化建议中,蕴含着大量的创新因子。但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在资源共享、价值体现、创意培植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淄矿“蚂蚁城”在平台设立“创意区”,将优秀提案、金点子汇集起来,供创客交流分享。
  对于李春华这样的创客来说,他们在供给创新成果,获取信息的同时,能够启发创意灵感,碰触智慧火花,加速创新成果的完成。“蚂蚁城”同时建立了“需求大厅”,鼓励创客提出问题和需求,以悬赏“谷粒”的方式找寻解决方案,加快供需对接。
  “蚂蚁城”专门开辟有“研发区”,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群众性创新“三大创新”的立项申报、研发结题、评审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平台化整合,为创客提供一个从立项申请到成果结题的闭环流程,进一步提升创新管理工作运行质量和科学化水平。
  在平台上,可以由主创人发起招募,创客团队合力攻坚,也可以对正在研发的项目进行动态关注和实时交流,共享创新资源。目前,他们已完成研发项目1260余项,累计创效近1亿元。
  “蚂蚁城”创新创业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入驻研究院所、创新工作室96个,平台总访问量达76万人次。
新动能“仓储中心”
  登录“蚂蚁城”平台页面“热门推广区”,“康格公司电气维修创业团队”赫然在列。由孟亮等3人组成的电气维修团队,曾是淄矿康格公司创业中心的一个项目部,主营各类家用电器、井下变频器、电控配件等维修业务。为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提升整体素质和经营水平,以3人为主的康格能源电气工程公司2017年9月成立。
  这个维修创业团队入驻“蚂蚁城”后,发布了自己的服务项目和优势特点,并从“蚂蚁城”寻觅商机和解决用户“痛点”。
  “‘蚂蚁城’的一个作用,就是内部吸引有干事热情、有技术基础、有研发思路、有创新成果的员工尤其是大学毕业生青工参与,培养、孵化企业内部研创团队。而对于外部,‘蚂蚁城’重点吸引设备厂家、高校、研发基地、科研院所等智囊团队或专业人士参与。”淄矿集团工会副主席、团委书记、“蚂蚁城”负责人张全介绍。
  在“蚂蚁城”推广区,记者看到了大量的各类创新创意和服务资源、信息。“推广区”承担着展示成果、吸引内外部资源的重要作用。他们通过线上遴选、线下路演、综合评定等方式,选出具备推广价值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资金注入。
  他们还对外部优质项目和商业模式进行跟踪引入,为企业转型扩大信息渠道,提供资源支持。平台上线以来,已入驻北京酷成长科技公司、上海佐标智能科技公司、新升实业光电公司、山东方大新型材料公司等科技型企业26家,发布创意需求2900余条,推广成果199项。
  在“蚂蚁城”众创空间里面,形成了“1+X”的轻资产运作模式,即以平台为枢纽,鼓励技术大拿带头建立创客空间,实现线上交流展示、与线下研发推广紧密结合的运作模式。在专家智库方面,他们着力打造内外部两个专家资源库,建立资源高效对接合作机制,真正把“专家库”搬到家门口。
  目前,平台已入驻骨干人才50余人,建在产业线上的小型众创空间97个、专家智库20余人,成立了“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应用”“矿井自动化应用”2个实验基地。淄矿“两化研究院”、十大研究所等资源全部通过平台进行管理。
  “从强化创新载体培育、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建设一流创新创业环境等,到推动双创资源向双创示范基地集聚,带动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淄矿‘蚂蚁城’以其内在的价值和作用,正逐步成长为全员创新创业和价值创造的创客阵地。”淄矿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侯宇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