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在丹河流域全河道建设人工湿地实施水质净化

寿光:污水处理费省了不少

2018-01-05 作者: 戴玉亮 石如宽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戴玉亮 石如宽

  1月2日上午,寿光市侯镇河沟村,53岁的王凤琴在丹河里下好抽水机和水管,河水被引至麦田。“丹河水清澈见底,天气暖和时,还经常看到鱼儿游来游去。水好了,我们浇地放心了。”王凤琴说,只要有水,农田基本可确保丰收。2017年夏季麦收,王凤琴家的麦子亩产达550公斤。
  前几年,王凤琴只能靠天吃饭,遇到干旱,也不用丹河的水浇灌。“有几年时间,丹河的水黑乎乎的,散发着臭味,鱼虾绝迹了,我们也不去河边了。”王凤琴说。
  丹河在寿光流经纪台、稻田、洛城、上口、侯镇5个镇街,共长约35公里。丹河寿光段的河水水源除雨水外,主要为上游县市入境水和寿光四座污水处理厂排出的中水。
  在过去经济粗放式发展阶段,受上游及自身污染影响,丹河水质一度污染严重,被百姓称为“酱油河”。“我小时候在丹河里游泳,逮鱼摸虾,看水鸭嬉戏,渴了直接捧起丹河的水喝。后来污染成那样,觉得很难受。”稻田镇西丹河村村民56岁的董伟强说。
  2016年,寿光投资750万元,在丹河建设人工湿地,对上游来水及寿光丹河沿途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进一步净化。丹河新建37座溢流坝抬高河道水位,35公里的河道内栽植抗水性强、净化性能好的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约1366亩。
  寿光市水利局局长黄树忠说,受自然条件限制,丹河内水量较小、冲刷力弱,仅靠水体自净能力,水质实现快速改善压力较大。2016年6月,寿光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丹河治理工作,出台了相关方案,以丹河为试点,在全河道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寿光市水利局的监测统计结果显示,丹河人工湿地工程建成运行一年多来,上下游断面COD、氨氮改善幅度分别为50.4%、84.2%。随着水生植物的不断生长,湿地水质净化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强,河流水质将持续稳定达到省控V类水质标准。
  寿光市环保局生态和流域管理科科长王廷相说,经初步测算,仅丹河流域污水处理厂一年可节省运行成本1300余万元,同时还有效避免了污水处理厂为提高出水标准添加化学处理剂造成的水体二次污染,水质净化效果非常明显,收到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如今,在丹河佛屋村断面,10多米宽的水面上,不时有鸟儿在水草中飞过。水边的芦苇、蒲草随风飘摇。而原来只有河中心有1米到2米宽的水面,河水很快流向下游,水草也长不起来。现在,丹河的水面宽了,水草茂盛,泥沙也沉淀下来。
  虽然是隆冬时节,董伟强依然喜欢沿着丹河散步。“看着清澈的河水,觉得又回到了小时候。”董伟强说。
  “继续对丹河湿地的生态效益进行跟踪分析,实行丹河流域联防联控监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丹河湿地的维护管理,确保效益的正常发挥。同时,以丹河湿地为样板,逐步在塌河、织女河、阳河、桂河等河道推广生态湿地建设,从而实现河流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黄树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