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2017年茌平县“互联网+”传统手编产业培训班覆盖14乡镇(街道)

千名妇女手工“编”出特色致富路

2018-01-03 作者: 资料片 来源: 大众日报
  茌平县博平镇的姜玉春(左二)在和姐妹们交流汽车坐垫编织技艺。(资料片)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 高 博

  “别看俺腿脚不行,可拿起针线来一点儿不比年轻人差。淑华三天两头往俺家跑,教俺编织,给俺拿材料,加工费还送上门。手拿‘红线’,日子有奔头……”元旦前夕,在茌平县肖庄镇高营村,72岁的卢兰英接过镇妇联副主席孟淑华送来的一批新货,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卢兰英老伴康思平现年79岁,患有脑溢血后遗症,瘫痪在床12年,卢兰英患有严重关节炎,行动不便。他们家是村里的贫困户。2017年,卢兰英被纳入县里开展的“互联网+”传统手编产业培训“巾帼脱贫行动”,对她这种不方便集中参加培训的贫困户,由妇联派专人送技术、送材料到家。2017年以来,卢兰英足不出户搞加工,月收入稳定在1000元左右。
  茌平县妇联在确保贫困妇女享受普惠性政策培训、精准化培训、针对性培训的基础上,了解培训需求和市场行情,开展了“互联网+”传统手编产业培训活动。
  针对无电商需求的妇女,县妇联依托县妇女手工编织协会进行手工编织培训,首先对乡镇妇联兼职副主席进行结编技能培训,再由她们根据各地情况组织集中或送技上门培训。学成后“来料加工”,做到“零门槛、零库存”的居家创业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努力形成培育一批、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效应,达到全面脱贫。
  2017年茌平县“互联网+”传统手编产业培训班共开班14次,覆盖14乡镇(街道),共计1000余名农村妇女参加了免费培训。在各乡镇(街道)有1000多名妇女专门从事手工编织。
  通过参加技能培训,70%以上的受训妇女能独立完成手工产品。目前产品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远销国外,并在几家网站开起了手工编织旗舰店。同时,通过培训,成功开通网站、手机微店的妇女超过两成,几位销售红人月销售额超过3000元。
  茌平县妇联开展“互联网+”传统手编产业培训“巾帼脱贫行动”,是茌平县协调行业部门,多方发力促脱贫的一个典型案例。2017年,茌平县投入资金1345万元,改造贫困户危房457户,改造资金除住建部门的补贴外,采取了县财政全部兜底的方式,彻底解决了贫困户因缺钱而改造不了危房的问题,确保贫困户住房有保障;实施“雨露计划”,审批符合“雨露计划”的学员47人,发放补贴14.1万元,县委、县政府每年拨付30万元开展助学活动,县委统战部、团县委、县民政局等部门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贫困学生上学加油助力;信发集团捐赠资金303万元,连续两年对家庭贫困和成绩优秀的中考、高考学生进行了资助;针对全县因病致贫占比高的实际,“一人一档、一户一册、一村一本”建立健康档案,组建480支家庭医生责任团队,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与辖区内所有通过精准识别的因病致贫群众签订了协议书,并定期进行随访;新增28家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形式,带动101个村庄的278户贫困户发展生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转移劳动力9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