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2017-12-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临淄: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朱潇 张振华
  
  有年薪、有车补、有油补甚至是房补……近日,位于临淄区朱台镇的齐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颁布《关于引进优秀人才的管理办法》,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办法的出台为企业引进各类骨干人才、用好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据了解,齐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把人才战略放在公司发展的重要地位。去年,公司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设立,这是对公司研发、创新水平提高等工作的认可,也为公司培养、吸引和使用高端人才,推动产学研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事实上,齐峰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一系列措施也是朱台镇人才工作的一个缩影,另一个有力的佐证是,前不久举办的“2017院士专家进临淄”活动中,淄博禾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落户朱台,而工作者的团队领衔者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
  据了解,近年来,朱台镇抓住临淄区构建“1+10”政策体系、出台人才新政“黄金十条”的良好契机,以“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为导向,着眼于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为镇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在临淄,越来越多的乡镇将人才战略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临淄区化工产业基地,雪宫街道紧紧围绕搭建人才平台载体,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健全人才保障体系三大重点,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将“招才引智”作为促进街道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助推器。今年7月以来,雪宫街道从高等院校聘请化工专家30多人次,对辖区24家化工企业环保问题进行专项体检,逐一提出企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环保转型升级。
  山东显元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投巨资建设了500平方米的高标准实验室,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省部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0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申报发明专利3项;山东蓝帆化工有限公司建有一个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和一个市级技术开发中心,在全国首家建立了多功能的增塑剂中试装置,形成了从实验室开发、中试放大、装置大规模生产相衔接的产品技术开发体系。雄厚的技术支撑,让山东蓝帆化工有限公司成为增塑剂行业龙头,是全国产销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全的增塑剂生产企业。
  “近年来,临淄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提出并实施了现代产业人才支撑计划,努力打造最优的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加强与高层次人才联系沟通,及时掌握高层次人才动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临淄区委组织部韩建宗主任介绍。
  党的十九大提出,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我们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通过我们协同企业共同发力,让各类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从而不断促进企业提升,推动经济发展。”韩建宗说。

永安街街道
注重“四个突出” 人才工作走出新路径
  □李健
  
  今年以来,周村区永安街街道紧紧围绕“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惠民生”目标,以人才建设工作为抓手,狠抓党政人才、实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街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具体做到“四个突出”:
  突出组织领导,强化人才意识。街道党工委将人才工作纳入党工委办事处工作全局,坚持“党管人才”,做到“一把手”高度重视、“一班人”齐抓共管、一套制度形成规范,在人才工作上做到有计划、有班子、有措施。按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分工,做到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形成了街道重视抓好人才工作,积极主动做好人才工作,社会各级参与人才工作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已收集了20余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资料。
  突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利用街道党政会议、村级“三会一课”以及网络、报纸等多种形式,及时学习宣传人事人才政策,贯彻落实人才工作各项意见措施,大力宣传人才工作的政策法规及人才工作做法和各类人才的先进事迹,重点宣传各单位各部门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环节以及在人才环境营造、人才激励和保障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好的经验和工作成效。通过广泛宣传,使各类人才了解政策、全社会共同落实政策,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工作环境。
  突出服务意识,激发人才活力。在选才上坚持拓宽视野,任人唯贤、唯才是举,通过不断调整充实村后备干部队伍,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重点突出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根据产业配套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定期走访优强企业及高校,注重发现和引进各类高科技人才和职业经理人,助推企业更快发展。先后引进博士1名、硕士1名和本科生3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多名,有力推动了街道经济跨越发展。街道倡树“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召开辖区内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围绕企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发展思路提出了创造性意见建议,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突出学用结合,健全培养机制。坚持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用”为目的,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增强人才培训的针对性,抓紧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领军人才,解决好人才培养与使用相脱节、人才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满足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结合辖区产业发展特点和实际,确定了人才重点培养目标和对象,以远程教育、专家传帮带、理论培训、实地实践等形式开发和培养本土人才。通过把提升居民素质、劳动力转移与人才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壮大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