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内国际

“尚德导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2017-12-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构建起“课程同向引领、鲁商文化浸润、心灵能量滋养、网络思政助航、服务学习导行”五位一体的“尚德导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创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实现课程育人;深入发掘鲁商文化精华,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思政和心理的紧密结合和分年级递进培养,实现心理育人;创新网络思想引领,实现网络育人;构建了服务学习型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由“内修德”到“外践行”,实现实践育人。“尚德导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以课程筑德行、文化育德行、心灵强德行、网络拓德行、服务践德行,全方位滋养学生品德,引导学生言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课程同向引领
  实现课程育人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创新课程思政,使“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同行,构建了“尚德导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课程体系。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为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焕发课堂生命活力,学校提出了“心灵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动中有体现”的教学理念;开展了大学生“上好一堂思政课”微课比赛、“思想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拍摄活动、“重走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越野知识竞赛、“声以载道 品读经典”等系列活动;实施了以助教和免考为基础的全程化课程考核。通过系列教学改革创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大学生的获得感,提升了教学效果。
  创新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育人模式,打造“课程思政”。学校把“课程思政”写入人才培养方案,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一起挖掘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结合职业教育规律和各专业特点,凝练出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比如在会计专业重点开展诚信教育,在食品和药品专业开展法治理念教育等,打造课程协同创新平台,开展“课程思政”优秀课程评选,全员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满怀对思政课教学工作的热爱,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近几年,思政课教师团队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力人物、“中国好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22人次。团队成员教科研取得系列成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资助经费100多万元;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指导学生获得“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特等奖。该团队获评“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并被推荐参评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鲁商文化浸润
  实现文化育人
  学校深入发掘鲁商文化精华,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化育学生品德、浸润学生言行,构建了“尚德导行”思政教育共同体的文化体系。
  营造校园鲁商文化环境。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与商科特色,深入挖掘鲁商文化育人资源,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建商鼎广场,铜鼎仰观;立商圣塑像,先贤俯察;以祖国山河命名经纬道路,使学生徜徉于校园之中,处处可见中华文明的见证、鲁商文化的载体,于耳濡目染之中,收修身明志之效,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打造鲁商文化博物馆。深入研究鲁商文献,广泛搜集相关器物,精心设计,认真排布,打造鲁商文化博物馆,作为学生入学教育必观之地,亦为日常教育实证之所,使学生知鲁商历史、明文化伟大,立“仁智合一,商行天下”之壮志。近年来,鲁商文化博物馆接待参观学习17000人次,影响力不断扩大,2017年被评为“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搭建“尚德论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平台。“尚德论坛”是集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等内容于一体的全校性综合文化品牌活动。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举办48期,通过汇集知名专家、专业人士、杰出青年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对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热点、难点和兴奋点,以思想引领青年,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效果,创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建设形成中华优秀传统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成果。将中华优秀传统商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建设了省级中华优秀传统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资源库,编写了相关教材;2017年7月,党委书记马广水主持的“以中华优秀商文化培育商科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课题,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心灵能量滋养
  实现心理育人
  构建了“尚德导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育心体系,为培养学生理性、平和、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形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建立了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和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架构,形成了上下贯通的联动机制,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构建了五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管理体系、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体系、课程体系、支持保障体系和互助与自助体系等五大体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和长效性,促进其正常有序发展。
  实施了“八大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实施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中心与多部门合作,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师生共同负责,全面提升与重点关注相结合,积极预防与及时干预相结合,动态关注与常态帮扶相结合,他助与自助相结合”八大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用心育心,推陈出新,勤于耕耘结硕果。学校成功入选“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计划”,获批“山东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和专业技能培训,发挥了学校在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提升了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网络思政助航
  实现网络育人
  创新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模式,建设学校、学院、班级、个人四级网络服务社区,成立新媒体联盟,构建了“尚德导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网络体系。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探索出“两个阶段、六个环节”的“空间讨论教学模式”“蓝墨云班课”移动云教学模式、《形势与政策》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应用;将思政课从课上延伸到课下、线下延伸到线上,使课上课下一体设计、线上线下紧密结合,拓展了思政课堂,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强了师生互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生态,实现了课堂的翻转,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辨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个人”四级网络服务社区。学校依托网络空间,在学校、学院、班级以及个人云空间页面中设立网络思政功能模块,围绕学生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事件和热点时政问题开展微话题讨论,组织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开设网上服务专栏,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离校等时间节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起课内与课外、入学到毕业,立体化、跨时空的网络思政教育互动空间。
  成立新媒体联盟,建好网络骨干队伍。学校成立网络新媒体联盟,打造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为载体的网络微平台,培养了网络思政的辅导员、巡视员、评论员三支队伍;每学年评选表彰网络育人工作中的优秀集体和个人,提升网络空间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更好地发挥校园网络媒体的价值引领作用。
  
  服务学习导行
  实现实践育人
  创新实施服务学习型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由“内修德”到“外践行”,促进了学生知行合一,构建了“尚德导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实践体系。
  实施“12345”服务学习型实践教学模式。在5年的服务学习实践中,构建了一个中心、两支队伍、三种形式、四个环节、五项提升的“12345”服务学习型实践教学体系。一个中心是指学校专门成立服务学习中心;两支队伍是指辅导员队伍和思政课教师队伍,相互配合,共同参与服务学习活动;三种形式是指劳动服务学习、社团志愿类服务学习和专业服务学习;四个环节是指服务学习通过“动员”“实施”“反思”“提升”四个环节进行;五项提升是指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服务学习活动,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中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来反思和提升。
  开发专业服务学习课程。结合学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从每个专业学系选择一门课程开展专业服务学习,把原来的模拟实习、实训转化为实际的专业服务,构建专业服务学习的组织、考核和评价体系,促进服务学习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专业服务学习中提升专业技能,增强服务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
  打造十大服务学习精品活动。找准社团志愿类服务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对学生社团所开展的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性质的活动进行改造升级和融合提高。结合服务学习基地建设,打造了“爱老敬老”“助学支教”“会展服务”“礼仪培训”“绿色环保”等十大社团志愿类服务学习精品活动。使服务学习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渠道。
  通过各项服务学习活动的开展及评优活动,培养了高职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增强了团队意识,提升了职业素养,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学校“尚德导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的经验,得到了业界专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兄弟院校的好评。相关成果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联盟、全国和谐德育工作年会、山东省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班等省级以上会议上推广,《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山东教育报》和大众网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近三年已有近38所高校来学校学习考察,影响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