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栖霞找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

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富民兴村

2017-12-09 作者: 董卿 从春龙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董卿 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 刘杰 徐 进
  
  “去年一亩地分红了1600元加800斤化肥,今年分红三四千不成问题。到了盛果期,村民什么事不用干,一年就能分红七八千。”虽然红富士苹果已经卖完,衣龙章还是隔三差五到果园溜达溜达。宽行密植的果园里,长满保墒的青草,他细细地端详着果枝上的花芽、叶芽。
  衣龙章是栖霞市蛇窝泊镇东院头村村民,今年61岁,用自己的土办法种了几十年苹果。2013年,他庄重地摁下红手印,带着自己的一亩果园加入了村里成立的果品专业合作社,折合8000股。去年,有机苹果示范园第一年少量挂果,他拿到了1600元分红,10袋化肥(价值800元)。另外,靠着在合作社打工,他还有36000元的工资收入。“今年又快要分红了,估计一股分五毛不成问题。”衣龙章心情大好,每天忙完喝点小酒。
  近年来,栖霞农村面临空心化、老龄化的问题,60岁以上老人超过30%,不少村常住人口60%是老人。60岁以上党员占45.1%,党组织书记50岁以上的占75.9%。党组织战斗力不高,堡垒作用发挥不到位。另外,老龄果树种植面积达40%,从业人员普遍偏老,村集体经济薄弱,全市953个村有经营性收入的只有15个。
  “种种问题弱化了党在农村的领导能力。如何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走村社合一的路径,用合作社把村民组织起来。”栖霞市委书记陈兆宽说,“合作社谁来办?村级党组织来领办!这是解决农村所有问题的‘牛鼻子’。”
  2011年,东院头村在外“能人”——企业退休职工林贤回乡担任党支部书记。2013年,他带领村集体,引导140户果农以土地为“股本”,每亩土地折价8000元、8000个股,并按1元钱1股的比例吸收现金入股,共筹集2200万股,成立了烟台格瑞特果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收益除生产成本和5%公积金、3%公益金外,剩余的92%按股分给社员和集体(集体占8%)。
  “今年苹果大多数都卖给北京、南京的客户了。我们采用有机种植,价格能卖到7元到10元,盛果期亩产8000斤,收入是普通果园的好几倍。”林贤说,到盛果期,一亩地分红一万元不成问题。去年村集体分红4万元,加上苗木收入60万元,有了钱村里就能修路修桥改善困难群众生活。
  合作社在农村推广多年,目前大多数的合作社为企业创办。其所谓“分红”,有很多只能算是土地“租金”。农民在利益分配中,拿的是小头。栖霞市通过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掌握了利益分配权,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村民和社员的利益。
  栖霞经济开发区前法卷村集体拥有310亩到期承包地。村集体收回后,投资500万元,分3期集中改造成有机苹果示范园。“路北一期这110亩已经改造完成了,四年挂果,五年丰产,亩产能达4000公斤。我们采用的矮化自根砧种植模式,跟路南的老果园对比很明显。”村党支部书记曾宪宝说。
  示范园获得的收益,80%按人口发放,剩余20%作为集体收入。预计年可增加集体收入50万元。2015年,村党支部又牵头成立法卷谷香果品合作社,引导160户群众对土地入股,通过示范园带动推进老劣果园改造。“以前单户改造,果农四五年没有收入,现在通过村集体逐片压茬推进。盛果期前,也能保证果农利益。”
  “通过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就是从‘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循环,转变为‘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性循环。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村级党组织的话语权、战斗堡垒作用也强了。”栖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隽说。
  通过流转、租赁、托管、买断等方式,将土地转让给合作社,使分散“小打小闹”转变为集中“大户生产”,彻底解决了“无人耕种”的问题。栖霞作为烟台苹果的主产区,100万亩果园中,老龄果树品种面积达40%,树龄、品种、队伍、观念、模式“五个老化”严重。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有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