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基本均衡之后教育如何优质均衡

2017-12-07 作者: 王原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原

  日前,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意见,山东今年申报的23个县(市、区),均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认定标准,至此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达标。
  基本均衡之后,如何实现优质均衡?山东作为教育大省,怎么向教育现代化强省迈进?
  近年,我省在教育上加大投入力度,但生均投入指标仍较低。必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
  什么是现代化教育强省? 省教育厅厅长左敏认为,判断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要看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是不是高。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二是要看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是不是强。三是要看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水平是不是高。教育理念、教师队伍、课程教学、教育手段、体制机制现代化,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科学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说到底是资源配置问题,也是教育公平问题。”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仲红波说,山东将继续以“一体两翼”为抓手,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解决“农村弱”和“城镇挤”问题。保障特殊群体教育权利,全面提高残疾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在“全面改薄”方面,查缺补漏、集中攻坚,确保2018年全部达标。在解决大班额问题上,建立健全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长效防控及监测机制,制定2018—2020年工作规划,确保大班额问题不反弹。
  仲红波还提到,高考综合改革对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突出了学生的课程选择性,实施“选课走班”制。教室资源将比常规教学增加1/4左右;师资需求增加且会呈现结构性缺编。而长期以来,高中学校的运转靠收费维持,学费标准多年未调,择校费叫停;截至2017年秋季学期,有25个县(市、区)未落实普通高中公用经费省定拨款标准;普通高中债务余额较高,还本付息压力大,影响高中学校办学。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实现基本均衡之后,教师素质水平的提升成为教育公平、优质均衡的关键要素。
  省教育厅教师处处长刘宝君说,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城镇中小学新教师补充仍面临编制难题。以济南为例,2017年小学一年级市区共接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7656名,占一年级招生总人数的21%,需要新建16所学校、新增近千名教师,因中小学教师实行“三年一核编”,致使新进教师无编制指标。我省制定出台了倾向农村、偏远地区学校教师的“两贴、两房、1体检、1荣誉、1特岗”等系列政策,但目前落实乡村教师交通补助的只有22个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仅完成1万套,只占需求的15.38%。
  据了解,山东在教师队伍机制管理、编制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头,2017年还引进第三方评估,对全省教师队伍建设的33个要素全面评估、排队,近期将在教育系统公布。中小学教师队伍“县管校聘”改革已在全省137个县(市、区)铺开,全省交流轮岗教师6.65万人。但部分市、县(市、区)“县管校聘”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进展缓慢。根据省里要求,2017年底前各市要完成校长职级认定和聘任、薪酬兑现等工作,目前全省完成校长职级认定、聘任的只有一半多,落实职级薪酬待遇的不足20%。据介绍,下一步我省考虑将“县管校聘”改革纳入地方科学发展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