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美好生活”解析

2017-12-06 作者: 史为磊 来源: 大众日报
  □史为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的时代,更是党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新时代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还体现在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更美好向往。新时代美好生活,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现实意蕴和美好的未来图景。
  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大同,从“四有”到“五有”再到“七有”
  历史的车轮,总是伴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而不断驶向前方。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回首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正是迈着这样的脚步,靠着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开辟出联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努力追求梦想和美好生活的伟大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理想的美好生活状态。“小康”和“大同”的梦想,历久而弥新,源远而流长,已经沉淀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历史文化源泉。
  “小康”一词源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大同”作为一种理想社会模式最早见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古人将“小康”和“大同”作为两种理想社会模式,并认为“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状态。“小康”代表着天下为家、温馨和睦、崇尚道德、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对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向往。它所反映的是一种美好生活状态,在这种美好生活中,要“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让老百姓过上自给自足、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党的十七大强调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党的十八大强调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中可以看出,十九大在“五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从中华民族对“小康”“大同”理想社会始终不渝地追求,到今天我们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礼记·礼运》中提出“四有”,到我们党提出“五有”,再到十九大扩充为“七有”,美好生活的内涵不断丰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不懈追求。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马克思恩格斯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和为之奋斗终生的主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毛泽东深刻把握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并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正确的利益观。“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时,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经过十几年的艰辛探索,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将人民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追求,同社会主义的本质紧紧连在了一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任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会上,阐述了美好生活的涵义:“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美好生活的内涵,也为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要判断,作了理论准备。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此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和多样化。新时代美好生活,意味着一方面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需求也日益增长。
  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提出新时代“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首先,创造美好生活需要思想指引。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其次,创造美好生活的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再次,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纲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在经济建设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大对困难群众的精准帮扶力度,在做大发展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在政治建设上,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文化建设上,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社会建设上,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生态建设上,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最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不断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十九大明确了未来三十多年的奋斗目标: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成为现实,“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仍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必须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