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我省多地竞相出台引才政策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助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

2017-12-03 作者: 滕敦斋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滕敦斋

  重金资助奖励、重金拴心留人,开设绿色通道、建立绿卡制度……近一个时期,我省多地竞相出台引才政策,吸引、留住高端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助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
  “对新引进或培养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团队,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这是济南市“有史以来”对人才开出的最高“价码”。
  济南市出台的“人才新政30条”,包括这样的政策规定:对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经费资助和最高1000万元的股权投资支持。对企业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按照每月1500元、1000元标准连续发放三年租房和生活补贴。对柔性引进并命名为“泉城学者”的人才,给予每人10万元生活补贴和最高100万元的项目扶持资金。
  “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有一些天然优势,但我们还是要有紧迫感。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必须制定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济南市委组织部人才处负责人说。
  人才竞争,政策先行。开出亿元价码的还有烟台市。10月份出台的《烟台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对符合条件的顶尖人才(团队),经评审认定,给予最高1亿元的资助或1.5亿元的直投股权投资支持,对拉动产业发展作用巨大的,可追加资助。对顶尖人才(团队)用人单位,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对此,烟台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表示:“这次市里下了很大决心,力度前所未有,政策含金量很可观,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居前列,在人才政策上可以说是一次重大突破。”
  作为全省改革开放龙头的青岛市,更是把目光瞄向国内外顶尖人才。他们针对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国际性重要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和世界级水平科学家、两院院士,专门出台了《青岛市引进培养的顶尖人才认定和奖励资助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给予新当选和全职引进顶尖人才500万元生活补贴,对柔性引进的顶尖人才每年按照劳动报酬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资助,对全职引进的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分别给予团队带头人5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的生活补贴。
  对高端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潍坊市“情有独钟”。前不久,他们发布“鸢都产业领军人才(团队)”引进公告,对新引进被认定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顶尖人才,给予项目500万元—2000万元经费资助。对来潍自主创业人才达到一定条件的,发放10万—50万元“购房券”(抵顶现金使用),用于在潍坊购买自有住房。市里建有专家(人才)公寓,符合条件的人才可拎包入住。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产业领军人才十分珍贵。一个领军人才,就能支撑起一个企业,甚至可以快速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花再多钱,也值得!”潍坊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在人才问题上必须解放思想,全市上下正在形成共识。”
  为吸引人才,滨州市出台了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黄金政策40条”,其中,“渤海英才·海纳工程”是重点打造的工作品牌和载体,以此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他们规定:对全职引进的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给予300万元—100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和最高5000万元的基金支持。对到滨州市企业就业或创业的博士生、研究生,分别给予每月1000元、600元补贴,为期5年,并根据作用发挥情况逐年提高。
  东营、日照、菏泽等市也纷纷制定引才计划,发布优惠政策。东营实施事业单位“双百引才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引进100名博士研究生和100名硕士研究生到市直事业单位工作。日照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引进300名全国重点高校硕博类人才,储备一批优秀党政人才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菏泽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确保今年全市引进硕士以上学位和专业技术人才2400人。这些地方在引才计划中都附加了含金量高的优惠政策。
  展望山东的人才事业,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郑书忠欣喜地对记者说:“发展的山东,需要大量人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各地新出台政策的落地落实,尊重人才氛围会更浓,人才洼地会形成,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也会驶上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