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事前听证会,开了270余次

昌邑创新基层治理,试点镇村事务事前公开听证,信访量明显下降

2017-11-15 作者: 杨国胜 都镇强 来源: 大众日报
  □王鲁兵 报道   昌邑市围子街道仓街村委村级事务听证会现场。
  关键词:社会治理

  □记者 杨国胜 都镇强
  通讯员 王永胜 王鲁兵 报道
  本报昌邑讯 干了多年的社区书记,昌邑市围子街道邢家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孝祥今年感觉有些轻松。
  为啥轻松?主要得益于事前公开听证制度。
  今年2月份以来,昌邑市在奎聚、都昌、围子三处街道先行试点在镇村重大社会事务决策中组织推行事前公开听证。
  “自从推行事前公开听证后,在源头预防化解了基层矛盾纠纷,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王孝祥说。
  10月27日,走进邢家社区,正遇六股村村民张世珍找王孝祥致谢。原来,今年9月份,张世珍在当地一家工厂外侧种植的大姜出现大面积死亡,他认为主要原因是厂子围墙上方盖有大棚导致长期滴水所导致。为此,张世珍向围子街道提出听证申请,要求举行听证会索赔。“听证会在邢家社区举行的,我们抽取了7名听证人员,经过当事人反映问题并提供证据,信访事项调查人陈述,听证员发表个人意见、旁听人员发言等过程,最后协商由厂子赔偿张世珍5000元。”王孝祥说,刚开始推行时,还怕老百姓不买账,但截至目前举行了16场听证会,事实证明有利于各项工作的推进。
  7名听证人员并非随意安排,而是专门从听证员信息库抽取的。原则上每个村民小组民主推荐1-2名思想政治觉悟高、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通过民主程序好中选优,纳入听证员信息库。同时,广泛吸收“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干部职工、村民议事代表、律师或法律工作者等各类社会贤达,助力做好听证工作。
  昌邑市根据事件类型和难易程度,把需要听证的事项划为5+X类,上级决策落实、村级规范管理、家庭邻里纠纷、群众个性诉求、信访矛盾调处5个方面的重大事务必须进行广泛听证,X即“自选动作”,各村(社区)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决定听证决策的事项,特别是项目引进、棚户区改造、道路整修、村级财务、土地承包等方面,全面实施“事前听证”。对事情简单明确的村级事务,在村范围内组织简易的听证会,通过“说理室”,组织村干部、老党员、“五好老人”、群众代表等开展听证。对涉及面大、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村级重大事务,由社区负责,镇街区党(工)委把关参与,村“两委”召集进行听证。对有明显信访苗头的事项主动出击,由镇街区党(工)委分管负责人出面,有的放矢组织听证。对有重大不稳定隐患的事务,由市镇两级联合进行听证,组织本村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部分村民代表、镇街区分管领导、社区干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法律工作者等参与,广泛进行讨论论证。
  前不久,大章东村举行了移风易俗的听证会。通过事前公开听证,村民代表、党员代表都对村子成立红白理事会提出了建议,最后一致同意了这一事项。“村干部说一百句,不如村民说一句。事前公开听证,把事情摆在台面上说,老百姓不再有抵触心理,村里的工作更好做。”大章东村党支部书记高文亮说。
  今年以来,昌邑市镇、社区、村三级组织召开事前听证会270余次,预防信访不安定因素300余起,镇街区没有因村级事务决策发生信访问题。1—10月份,该市信访量同比下降17.4%,初信初访数量同比下降32.3%。
■点评 
从源头预防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昌邑市委副书记 王龙堂
  事前公开听证制度巧妙地变“事后解决”为“事前预防”,从源头上消减了信访问题。把事前听证作为村级重大决策实施的前置条件,实现了村级决策由“干部当家”向“群众做主”转变,由“指挥群众干”向“围绕群众意愿干”转变,由“自主决议”向“社区听证”转变,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减少了信访问题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发生。同时,事前听证给有诉求的群众提供了“有处说理、放心说理”的平台,当事双方“当面鼓、对面锣”,及时解决矛盾纠纷,起到了小矛盾化解在萌芽、重大信访化解在社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