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公安

济宁市公安局任城分局任兴路派出所:

“社区+”工作法筑牢社区安防

2017-11-14 作者: 尹彤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尹彤 
   本报通讯员 张进 王开伟

  今年以来,济宁市公安局任城分局任兴路派出所按照基层基础三年攻坚战要求,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深化“1+2+N”社区警务模式,在辖区推行“社区+”工作法,社区民警工作状态由被动反应变为主动作为,辖区安防工作成效明显,“两抢一盗”可防性案件发案同比下降9.1%。 
“机制+保障”——
推动社区警务高效开展

  今年3月,任兴路派出所在情况较为复杂的桃源社区进行试点,新建桃源社区警务室,配备社区民警2名、辅警4名、网格员17名,社区民警带领辅警与网格员融合办公,齐抓共管,桃源社区由“乱”到“治”。
  在打造试点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任兴路派出所积极争取镇街政府支持,建立派出所、街道综治办、司法所和计生卫生办公室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配套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常态化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成立了由所长负总责,分管副所长负直责,社区民警、辅警全员参与的社区警务工作推进小组,每月召开社区警务工作员部署会、研判推进会和通报分析会,传达上级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落实对策,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科学优化考核。 
“主动+合作”——
推动社区警务深度融合

  任兴路派出所积极与街道综治办、网格办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形成警务工作为网格服务、网格管理为警务所用的工作格局,引领网格员主动参与到社区管理、服务等日常事务。通过社区警务与网格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度融合,“两抢一盗”可防性案件发案同比下降9.1%。让社区组织和居民不仅成为社区警务的“眼和耳”,更要成为社区警务的“手和脚”。
  社区民警与社区组织及居民中形成伙伴关系,共同参与、商讨、决策相关社区警务活动,形成平等、自愿、多赢的合作治理模式。上半年,4个社区共召开社区组织、群众代表会议31次,商议解决社区巡逻、外来人员管理、车辆停放、卫生整治等问题37项。 
“服务+管理”——
推动社区警务持续增效

  任兴路派出所积极建立健全社区安全防范研商机制,将社区群众参事、议事制度化和常态化,共同查找、分析、研判社区安全防范问题。自“社区+”工作法实施以来,共梳理安全隐患16处,整改电瓶车被盗等安全防范问题7个,通过社区联动,当场抓获盗窃电瓶车违法嫌疑人2名。
  为辖区群众提供办理公安业务咨询、预约、受理、手续初审、代办及送达等“一站式”服务,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走访帮扶;利用公安“微信警务”工作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微信警务工作体系,形成了传统与科技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互补的警务工作新模式。通过“微警务”,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暂住证300余张,帮助解决各类求助困难135件。及时全面掌握各种治安信息,充分运用行政手段、法律规范、道德约束、心理疏导等方法调节各类利益关系,引导公众第一时间参与处置非紧急警务,促使一些小问题、小矛盾在社区自行化解。4月份以来,相继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禁毒宣传,举办“警营开放日”2次,辖区5000余名群众深受安全教育,调解邻里纠纷等小矛盾3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