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叫停“黑幼儿园”是规范幼教第一步

2017-11-14 作者: 汪昌莲 来源: 大众日报
  □汪昌莲

  北京朝阳区亿佳佳教育国美中心,此前作为社区育婴指导站经营6年。近日,平房乡政府及区教委在检查后,给出了停止办学通知书。朝阳区平房乡政府表示,如若想提供针对0-3岁婴幼儿托管服务,可先取得幼儿园办学许可证,再配备相应师资经营。(11月12日《新京报》)
  11月8日,上海“携程托管亲子园教师打孩子,向孩子喂食不明食物”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引发舆论怒责,目前,相关责任追究仍在进行中。在公立幼儿园紧缺的情况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加剧了入园难,是个不争的事实。如此语境下,民办无证幼儿园遍地开花,似乎缓解了入园难的问题。然而,这些野蛮生长的幼儿园,却并不符合全日制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存在安全隐患和教学纠纷。叫停无资质的社区托幼机构,即“黑幼儿园”,非常必要。
  事实上,只要是姓“黑”的幼儿园,教育部门就应该一律取缔,不能任其办下去害人。但是,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行政手段不硬,或受利益驱动,对“黑幼儿园”的存在“半推半就”,其他相关部门要么袖手旁观,要么只收费、不管理,造成“黑幼儿园”屡禁不止,甚至在城乡无序蔓延。此前据媒体报道,北京“黑幼儿园”遍及大街小巷。另据调查数据显示,56.0%的受访幼儿家长称身边有无证幼儿园,令人触目惊心。
  幼儿园应该宁缺勿滥。破解“黑幼儿园”难题,地方政府应起决定和主导作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联合教育、工商、公安、消防、交通等职能部门,开展打击“黑幼儿园”的专项行动,对不具备办园资质的幼儿园,坚决取缔,决不能用威胁孩子生命安全的代价,去填补所谓的幼儿园资源不足。换言之,化解“二孩”幼教困境,不能依赖“黑幼儿园”。
  当然,叫停“黑幼儿园”,仅是规范幼教第一步。如果不修改教育立法,不改革幼儿教育投入机制,继续维持幼儿园资源紧缺的现状,要想终结“黑幼儿园”,要想铲除“起跑线上”的教育不公,要想破解子女教育“第一难”,无疑是纸上谈兵。近年来,每逢全国“两会”,均有代表委员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受到了教育界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可以说,也代表了全体国民的共同诉求。
  只有在立法上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才能监督和激励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幼儿教育,倾力兴办公立幼儿园,热心扶持民办幼儿园。当公立与民办幼教资源并存时,可供民众自由选择,既可以让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共享公办幼儿园提供的“免费蛋糕”,又可以让少数富家子弟享受到由民办幼儿园提供的“收费薯条”。更重要的是,实行幼儿教育义务化之后,公办幼儿园不再稀缺,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起共享教育公平,“黑幼儿园”也失去了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