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新泰构建以产业脱贫为主导的扶贫“立体”大格局

“虚拟就业”让老人家门口脱贫

2017-11-14 作者: 姜言明 刘涛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 涛
    本报通讯员 赵 洁 郝立纯

  “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挣40块钱,加上土地流转一年2000块,生活有保障了。”11月6日,在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百合园区,60岁的王更荣对记者说。
  王更荣曾是羊流镇朝阳村的贫困户,去年受益于当地“一户一策”的影响,她在百合园做起了工。一年下来万元左右的收入,让她成功脱了贫。
  王更荣只是新泰众多脱贫者的一员。今年以来,该市坚持抓当期脱贫与抓成果巩固“两条主线”并重,村集体增收与贫困户脱贫并举、“摘穷帽”与“拔穷根”并行,聚力实施以产业脱贫为主导的扶贫“立体”大格局,取得明显成效。
  62岁的徐家英是新泰市泉沟镇徐西塘村人,几年前,徐家英的丈夫患上了尿毒症。就在徐家英不知所措时,村头的锡银工艺品加工厂开张了。
  锡银工艺品加工厂是镇上一个扶贫车间,车间成立之初,泉沟镇拿出21万元进行扶持,条件是招工优先面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如今,该厂拥有五条生产线,日产各类包装盒1.5万余个,工人有160余人,其中约1/4属贫困户安置就业,徐家英就是一位。
  但徐家英不亲自到厂工作,而是由其儿媳吴多芬代劳。厂长徐西银解释,“我们针对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招聘其子女、亲戚到工厂就业,每月他们从工资中拿出100元,工厂掏出100元共同作为赡养费,帮助老人脱贫。”当地人把这形象地称为贫困人口“虚拟就业”,目前,全市已设立这样的“虚拟岗位”1432个。
  “让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户是我们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市扶贫办主任李淑忠说。今年年初,新泰市启动“百企帮百村、千岗助千人”精准扶贫专项行动。目前全市剩余555个有贫困人口的村全部落实了结对帮扶企业,4737户贫困户都落实了帮扶主体,共安置就业1818人,直接帮扶5797人。
  增强脱贫攻坚内生“活力”,必须强化产业引领。
  新泰发挥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的优势,聚焦三产融合,引导优质工商资本注入农业领域,拓展现代农业、光伏产业、电子商务、生态旅游四条产业脱贫路子。
  位于石莱镇的泰茶公司“良心谷”,通过土地流转,已建成1.5万亩的有机茶园,土地全部来自石莱镇、岳家庄镇、放城镇3个乡镇9个村,受益群众4万余人。
  与此同时,新泰积极整合资源,多元扶持,兜住扶贫“底线”。
  两年前,宫里镇高峰村的王英水出资2000万,成立了新泰市润农果树种植合作社。由于前期投入过大,在合作社面临扩规提档的关口,因缺乏资金卡了壳。今年年初,在新泰市政府的帮助下,他向银行成功申请50万元的“富民生产贷”。
  “富民生产贷”是近年来新泰市出台的一项金融扶贫政策。只要企业能够解决至少5名贫困人口就业,银行就可以为他们提供贷款优惠,贷款金额从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不等,可享政府财政贴息福利。去年以来,该市已为32家企业发放“富民生产贷”8900万元,涉及19个乡镇街道,共带动2303名贫困人口增收。
  今年,新泰又将孝善文化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从2017年底至2020年底,每年从市、乡两级财政拿出300万元,作为扶贫养老基金。“每名贫困老人一年可获800元孝善资金,分别由政府与子女共同承担。”李淑忠说,此举,将让全市7445名贫困老人受益。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必须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奔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新泰市委书记刘钦海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通过产业扶贫,已带动1.89万名贫困人口增收,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967万元,整合涉农资金419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