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察

推动技术协同创新打造行业整体品牌

海洋水产加工业探索抱团突围

2017-11-07 作者: 纪伟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纪 伟 
    本报通讯员 马德军 董浩

  山东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联盟作为行业性的服务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整合各方优势资源,致力于搭建全方位的集产业共性技术服务、科技创业服务、产品检测服务等开放性、共享型服务平台,以推进联盟内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行业整体品牌,提升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10月27日,山东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研讨会举行,该联盟成员企业针对当前日照海洋水产加工业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探索通过行业协同创新的方式实现“抱团突围”。
海洋水产加工亟待转型
  今年以来,受劳动力成本增加、费用快速增长以及东南亚等国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日照市出口水产品3.5万吨,增加7.5%,总值16亿元,增长9.2%。而从以上数据看上半年日照市完成进出口总额488.4亿元,增长28.0%,增速比全省高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77.32亿元,增长44.3%,增速居全省第一位。作为日照市特色经济的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速度滞后于日照市的平均水平,已逐渐成为该市对外贸易发展进程中“拖后腿”的产业。
  在10月27日举行的山东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研讨会上,山东美佳集团总裁申照华介绍,该集团上半年面临人力不足、员工队伍年龄普遍偏大、人力结构恶化等问题。由于人力结构年龄偏大、生产效率降低,导致接到的订单不能及时完成,违约现象频发;上半年费用水平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22%,直接增加成本4000多万元,快速增加的费用支出导致企业经营成本攀升、市场竞争力下滑;引进设备代替人力供需矛盾突出,企业以设备代替人力,转换生产经营方式所需要的大量设备、设施、流水线等国内尚没有可靠技术和完整产品,个别设备不得不花高价从国外引进。
  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联盟内的企业,与山东美佳集团同处一个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几乎相同,也同样面临着人力招募困难、成本急剧上升、精产品废料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产品精深化程度低、业内信息不流畅,转型升级缓慢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因此,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通过提高研发创新水平寻找发展突破口,成了行业转型发展的“风口”。
行业龙头带头发展
  山东美佳集团是山东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当前正加快推进以现有检测技术中心为基础建设山东省海洋工程协同技术中心,计划通过扩大规模、开展横向合作,成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将建设成为鲁东南地区最大的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该项目一期总投资25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主体改造和部分设备购置,将在12月份投入运营。
  记者从该集团获悉,该中心在强化和完成企业内部检测需要、开展市场化运营的同时,将对联盟内的企业以成本价提供技术检测等服务,有望以行业龙头的技术资本带动联盟共同发展。
  此外,山东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联盟还将成立研发工程中心,协调联盟成员单位合力培养市场、引导产业聚集、延长配套产业链,计划聘请海外食品方面的专家,及其与高校等科研部门合作,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助力联盟企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同时接受理事成员范围内的有偿产品研发委托服务。
创新链各环节加速技术融合
  据介绍,山东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深入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试点和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的重大科技工程,对推动海洋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协同中心的主要工作目标,定位在围绕我省海洋渔业承担有关课题进行研究,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培养打造高层次的海洋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内容,这和当前海洋水产加工企业现状、企业发展的需求不谋而合。
  《山东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省内(含驻鲁)涉海科研教学机构、科技型龙头企业以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将以“开放、联合、共享、竞争”的原则,以人才、科研、产业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集聚优势科技资源,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并进行转化和产业化,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还将对认定的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科技兴海基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并在科技项目申报、成果奖励等方面给予优先推荐或支持,对人才培养引进、合作交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