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健康

医儒相通 贵在中和

——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中医药文化论坛发言摘登

2017-11-03 作者: 张熠儒 王凯 刘宇 整理 来源: 大众日报
  △会议现场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教授 王新陆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 张其成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级顾问、教授 卢祥芝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琦
广东中医药大学教授 孙晓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何裕民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教授 吴世彩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严世芸
  9月20日、21日,在曲阜开幕的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上,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第一届儒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专题论坛成功举办,第一次把中医药文化推到世界儒学的国际化大平台上展示、交流。
  来自省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人本思想、“和”的追求、中医和伦理学等多个角度,系统阐释了儒学与中医药文化的密切关系,展示了中医药的独特价值,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以人为本,医儒同心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教授 王新陆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蕴含了大量的儒学精神内涵。中医、儒学最根本就是仁爱思想、仁本思想,一直以来,儒学医学在“仁”的思想上都有共通之处。
  仁爱思想是儒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的主要主张,这是儒家的立足点和根基;仁本思想也是中医最重要的精神内核之一,以人为本给患者治病,“医”“仁”一体,密不可分。
仁爱思想,儒学之根
  孔子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就是仁,《论语》中樊迟问仁的时候,孔子答道:“爱人。”仁是牺牲自己为大众服务的一种精神,“仁”中“爱人”的思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封建主义,而是一种超越性的普世心理,是人道主义的选择,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这种光辉照亮了千年,跨越了历史的长河,具有永恒性。孔子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就是仁爱思想,这种思想也一直被继承发展。《孟子》中说:“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教人,有礼者树仁。”
  君子和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是否有仁爱的思想。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者也。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中说,“有养”就是可以抚养,可抚养之事未必有抚养之心,现在提到“孝顺”往往指抚养老人;而孔子说牛马都能抚养,和抚养老人有什么区别?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敬畏、有敬爱、有仁爱。所以仁爱,是儒学的基本概念。
人本思想,仁者爱人
  孔子的人本思想不仅仅是“仁爱”,不仅仅是《论语》中说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此处的“仁”是博爱的思想。除了“仁爱”以外,更重要的是人本思想。人本思想在《论语》中有许多处体现,《论语·乡党》中说:“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2个字,说出对人的关注。奴隶社会马贵人贱,那个年代“问人不问马”,把人看得非常重要,这就是经典的仁者爱人。这种思想是超越时代的,是有历史的普世性存在的。
医儒同体,医者仁心
  孔子的人本思想也一直贯穿在中医学问之中,两者相通,为人服务。中医学从张仲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到孙思邈《大医精诚》对孔子人本思想的诠释,都在解释中医的人本思想,这与儒学是一脉相承的。
  儒学的人本思想对中医学影响非常深厚,儒学的人本思想和中医学的人本思想息息相关、世代共存。
  从“仁爱”出发,回归人本,关注医儒共通的“人”,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仁”。
  (张熠儒 王凯 刘宇 整理)
    
做强中医,让文化传播更远
 广东中医药大学教授 孙晓生

  文化符号:孔子、中医
  文化需要符号来表示,用以传输自己的价值观。中国要提高文化软实力也要采取这种措施。调查显示,孔子是排得最前的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针灸、中医也是榜上有名,同是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医学是以儒学、道学提供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作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尤其是儒家思想,它不仅提供了逻辑思维,而且奠定了伦理规范;而中医逻辑思维的养成和道德规范,都是从儒家吸取营养。
  儒学的孔子和中医两者结合,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具有中国特色,有利于充实其内涵并与时俱进发展。
做强辐射源,让文化传播更远
  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让大众了解儒学和中医的关系。首先应从中医学生做起,通过教育传播文化。儒家对教育的目的和看法,如仁民济世、忠君孝亲等;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看法,如以德为先、德术交融等;对教学内容的看法,如启发有道、知行合一等,都对中医教育思想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中医学发展的外延是儒释道医集于一身的人才模式。很多学校也开始开了选修课人文大讲堂、儒文化与中医药。先知儒理,方知医理。儒医同道,先学习综合能力,再培养医学专科,这是中国的培养模式。
  还应通过对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以及对外国学生的调研,去了解他们对中医文化的认同。认知程度的差异从某一侧面也反映儒文化、中医文化需做好辐射源,用强烈的辐射源获得最佳文化传播效果。齐鲁大地是世界儒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医药很好结合的典范之处。
  应该有世界眼光,把辐射源做强,让文化传播更远。
医儒同道,和而不同
  儒家与中医药的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是“中庸观”。中医讲究理、法、方、药,天人相应,是其思想之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药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中医讲究调理阴阳,以平为期;用药的“无过,无不及”也完全符合中庸的观点,只是说法和应用范围不同而已。
  其次是“社会观”。儒家强调主动入世、服务社会,现在培养人才也要求主动入世。首先要明德正心,德育教育排在第一位。《论语》是伟大的社会学书籍,中医的人才同样要学好这本书,走积极入世这条道路。
  然后是“尊经观”。这是对中医文献的保护,学中医的人对古书是情有独钟的。儒家的尊经研典,客观上为维护中医学的传统理论起到了特殊作用,中医也从儒家思想里得到一些借鉴。
  最后是“养生观”。从道和术两个层面,儒家的养生观主要体现在道的层面,可以概括为仁、德、和,多指道德健康和心智健康等精神层面,达到中正平和,调节内心世界,尽量趋于自我稳态;中医养生学,讲养神、养形,神形兼养也为儒家所提倡。
  和而不同,方得始终。儒家思想,要吸取精华、去除糟粕。
  (张熠儒 王凯 刘宇 整理)
    
中医,转型不“转基因”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琦
  中医普世价值
将为世界文明发挥作用

  中医文化具有返本开新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充盈着中华文化血脉的中医药,在世界文明中,《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进入《世界记忆名录》等事件显示其独特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中医学对现代科学思想,具有独创性的价值。中医学理论是以调节平衡为主,自成一个自调节和控制的系统。和谐便构成了中医学的主要思想要素。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运用中国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手段;治病讲究防患于未然,这与当代医学以人为本的思想巧妙契合,与绿色医学的发展方向殊途同归,也顺应了发生医学模式向健康医学模式转变的当代大医学之路。
  中医学中“三因制宜”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与现代医学提出的个体化诊疗有异曲同工之妙。从遥远时代传承而来的中医与现代科学精神不谋而合,无论什么时空都闪烁着科学和先进思想的共性。中医的普世价值也将继续为世界文明发挥作用。
在世界语境中
讨论中医

  东西方文化的对峙交流为中医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历史条件下,中医药的品质、内涵和价值彰显,既体现出它与历史思想上的共性,又显现出与现实医疗服务的共性。
  只有融入世界语境中讨论中医,才能够实现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能以此为契机,实现自身转型,与世界医学接轨。
  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品格。中医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历史发展演变传承至今,本身内涵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除此之外,中医自身要有转型意识,有意识地走出去,跟随历史的发展进程继续前进。
  世界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提高自身文化自信,在科学引领下找到自己的方向进行转型。普利高津曾说:“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更将把西方传统中强调实验、表述定量和自发组织世界的观点与中国传统结合起来。”这说明,随着世界的思维方式变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不断有全新的认识。也意味着,我们要运用科学思维来诠释中医的一些理论,把中医原创思维看作是总体思维内涵中自主的、非线性的、整体的、动态的、模糊的复杂性系统存在,会滋养和承载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转型
不转基因

  面向未来,首先应坚守中医学的逻辑性与母体性。中医学讲究整体综合诊治,具有天人相应的生态医学观,自稳调节的生命观,上工治未病的预防观,以人为本、因人制宜、以平为期纠正失衡的治疗观,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的“保命全形”观……这些思想都是引领未来医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增强文化自信,坚定中医学的母体性,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指导医疗实践。中医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态势,表现中医理论和逻辑严谨的学说体系也要逐渐完备,使其具有再生与持续的特质。在坚守精神和灵魂的基础上,形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保持持续性发展。作为以历史为主线的医学,要坚定中医学的再生性与持续性,既要吸收先进科学文化,吸收社会实践成果,还要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坚持中医学的时代性,迎合时代的需求,利用现代科技挖掘中医的价值内涵,促进中医学术的现代转变,使它发出时代的强音。一定要确立为我所用、吾主人随的思想,用思想、理论和方法武装,才能不断地促进中医的先进性。要做到时代性,首先要把标准化作为创新支撑的保障,在世界中医里赢得话语权,解决中药出口的问题;而且还应确定中医概念,形成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构建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中医规范化的学科。
  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医用现代科学进行认证,需要三项原则。转型不“转基因”。中医一定保持质地、保持原则,在不“转基因”的前提下,转其形态。
  和而不同,同而不继。在多样文明、多样文化中,矗立自己的精神和灵魂,立足于民族的文化,建立文化的自信和自觉。
  现代诠释,注入活力。比如,原来《论语》、《老子》等书,一般老百姓读起来非常困难,但蔡志忠用漫画方式表达之后,使这些文化现象成为普遍现象,为发展传统文化创造了很大的张力。同样,传统文化要活下去还要活得精彩,包括输入文献的形式、方法学的形式等,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注入活力,以当代人的理解呈现它的原貌。
  (张熠儒 常青 王凯 刘宇 整理)
    
中医温度:仁心 仁术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 张其成
  仁心仁术
让病人感受到医学的温度

  中医精神同儒学一样,都具备“仁本”精神。所谓仁,《说文解字》上有言“仁,亲也,从人从二。”它是一个会意字,又有另外一个写法,看上去上面一个“千”下面一个“心”,忎,古文仁,从千心,二人为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论语》中间亦有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所以仁,即为爱人,在医学上即为从医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黄帝内经》有云“医乃仁术”。医学是人与人的关系,医生的技术是仁爱之术,医学的本质是救人。所以中医体现了仁爱精神和人文精神。
  一般说来人文精神具有三个性质:仁性、理性、超越性。所谓仁性是以人为本,所谓理性是人是有价值、有信仰、有真理追求的。超越性,则表现为和谐性,是一种共生的精神。
  中医充满了仁性,以人为本。在这一核心的指导下,给病人温暖如春的感觉。比如号脉,当大夫用三个指头搭在病人手上时,医患相通,使病人感受到医学的温度,那是冰冷的仪器无法传达的内容。
医儒之道,贵在中和
  中医的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阴阳中和”,这4个字是对儒家,同时也是对道家、佛家综合观念的一种集中体现。
  所谓“中”,儒家称为中庸,道家称为中道,佛家称为中观。所谓“和”,儒家称为仁和,道家称为柔和,佛家称为圆和,在中医是不偏的。儒家是站在阳刚立场讲中和,佛家是站在空性的立场讲中和,中医典型站在中的立场上讲中和。很多人攻击中医太简单,说一个人有病,是阴阳失调,需要调和阴阳;病治好了,阴阳便调和了,而越简单的东西,越接近事物的本质,所以就是中和,调成平。
大医精诚,传医有道
  我们家世代从医,一直在进行人文传承。第一代是宋代的张扩、张杲,张杲写了《医说》,是第一部医学史著作;明代是张守仁;第十四代是李济仁和张舜华。到第十五代,全家只有小弟弟一个不从事医学,在清华,虽然纯粹从事科学事业,但也应了“中医的传承不能偏离科学”的话,是纯中医的出身。
  秉承家规“大医精诚,传之有道”,家父被评为全国最美医生。作为唯一一个拥有众多传统家规的中医家族,还曾登上了中纪委网站,传统家规一共90多个,我们家拥有79个,家规不仅含有医德和医术,还拥有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
  张氏家训:“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事无奇但率真。”医者的厚和真内含于此,大医精诚的特性被很好地体现出来,也代表了传统文化使得中医“传医有道”,用一颗赤诚之心,普度众生。
  (张熠儒 常青 王凯 刘宇 整理)
  
儒医互融,先品德而后学问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级顾问、教授 卢祥芝
  钟响磬鸣。中华文化的主流儒学与中华文化的奇葩中医药学,有其天然的内在联系,历史证明二者在很多方面相互促进和补充。
“天人合一”与“同重仁德”
  儒学和医学在理论上有相通之处,《灵枢》上说“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人合一的理论是中国哲学的范畴,“天人”的概念于《尚书》《诗经》《左传》《国语》及诸子著作中更是频繁出现。儒家的“天人合一”是一种自然规律的外现,而人是天地之心;天人一体和谐相处,重点在人,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以至历代的名医都认为“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仁”是儒家思想的结晶,也是医家德的核心,医学就是仁术,仁者爱人,仁本身是医德的表现,历代的名医都把仁作为行医的前提和出发点。唐代孙思邈提出“仁爱救人”的医德基本原则。医家和儒家同重仁和德。近代名医冉雪峰先生也谓:“士先器识而后文章,医先品德而后学问。”就彰显了医家、儒家共同的理念。
儒医互援,相互渗透
  儒学的思维模式深深影响了中医,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将“致中和”作为思维的基本取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本身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的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生长发育。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结就要散,逸就要劳,以平为期,以和为重,是中医的最高境界。“阴阳和合”本身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体现。
  儒家思想对中国医学巨大的影响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医儒相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儒家理论依据,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凸现的是一种担当精神。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很接近:“医以活人为务,故与吾儒道最切近者”,治国与治人,其理相通。
  儒医具有区别于其他医家的独特道德理想、思维定势、生活方式和为人风范。儒医群体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医学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助推者。
  中医并非只从儒学得到营养,儒学也于此得到补充,两者思维模式相互渗透。儒家学说里运用了很多中医学的认识和理论。《诗经》中记载了许多种中草药和15种病名;《周礼》中详细记载了周代的医疗医政制度;《春秋》中记载有六邪致病思想和许多医学活动;《论语》提倡的“仁义”“忠恕”,不仅是儒家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知微入妙,儒学理论滋养中医
  中医在实际操作中被儒学理论滋养,发展完善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说并广泛用于实践。如“元气”说是中医和儒家的相通点,“元气”最早见于儒家经典《易经》,被医学发展,把“元气”看作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还有太极图说对中医“命门”学说的影响。今天的太极图,是周敦颐所传,有《太极图说》加以解释,后有中医人认为命门就是人身之太极,从而把命门认识提到人体生理至高无上的位置。
  《方要》中的“运气七篇”里说“不懂五运六气,遍检方书何济”。“运气同知”也是受儒家影响。“太虚无形,气之本体。”五运六气,医学和儒学大家都很重视。
  中医学受到儒学广泛的滋养和启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完善对疾病的认识,推测诸疾病的干支,人之所患何病、其病属何经、应遣何药等预测分析,并借以作为临床“治未病”的理论依据。千百年来,这些理论一直有效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成为中国医学对人类医学最宝贵的贡献。
  (王凯 张熠儒 刘宇 整理)
  
易,生生之道 医,生生之具 ——“医易同源”解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教授 吴世彩
  明代医家张君岳(音)提出“医易同源”,认为传统中医与《周易》之间是同源同根共生共进的关系。
象数模型
中医哲理之薮源

  从宇宙本源来讲,数字一的产生之前是无的概念。从无的概念到有,从无极到太极,不断发展。无极,包括易,是道的概念,表达物质本源的状态。所谓无极,是物质高度统一,是相同相通的特殊时空的存在状态,不分阴阳,阴阳是内在统一的关系;而太极的产生过程,实际是阴阳的分界,“极”就是上升到高端、极端的状态,体现阴阳之极,阴和阳是至高、至远的状态。
  无极和太极之间的关系,在薮源过程中是不同层面的关系,无极太极演化之初元,内在开始没分出阴阳,高度混“元”如一,演化为不同的状态。
  太极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相同混元的部分,体现的是太极的概念。阴阳作为模型,《易经》的八卦,从阴爻到阳爻,阴爻是中断的,阳爻是相连的,生出自然过程是八种物质形态,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从而创造了八卦。八经卦到六十四卦是二进制的过程,这个数字模型如果薮源到物质的存在,就相当于原来的公式这是1,3,5的状态。《素问》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元”模型与“元”思维
  中医重视“元”,有元精、元气之说,更重视元精与元气的关系。“天禀元气,人受元精。”“元精冲懿,有英雄之姿。”描述的是一种存在状态,“奥区元精合,万古青濛濛。”这种状态整体表达的就是一的概念,就是元,元为首,潜在的是一之元。二者的关系,元气是元精为父为母的方面化生的阴和阳,阴气、阳气,阴气是精、血、津、液,阳气卫、宗、营、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等。这和易中“元”模型不谋而合。
易之“阴阳”
模型与中医阴阳学说

  中医和易都重阴阳运动和合,是万物人体运行规律。从万事万物运动的角度来看,阴阳即为运动之规律,“阴在内,阳守之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在中医中,“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五藏,实际是五脏分藏,心藏的是神,肺藏的是魄,肝藏的是魂,脾藏的是意,肾藏的是精,这几方面代表的是火、金、木、土、水几个方面。和易中讲述的道理有一致性。
“三才”模型
奠定中医哲理基础

  三才。“一卦三爻”大的方面是天、地、人,《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兼三才而两之实际上是成卦,两之成卦形成一系列的卦型,它启迪的是中医两大辨证体系,三焦辨证、六经辨证。所以这种模型奠定了中医哲理基础,有同源性。
  易中有“三才”的模型,医学中也很多见。比如“一源三歧”的模型就对应了易中的三才模型。“一源三歧”包括妇科“一源三歧”的概念,而儿科两大辨证关系也基于此概念中对“督脉、任脉、冲脉”的把握。三焦辨证从临床角度的一些表现,如厥阴病被表达为“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之利不止。”这些表达中的三、六数字所表达存在的状态,与人体之间的对应关系非常精准。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周易》确实是古老而又常新的学问,从西汉的象数学一直到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代理学和近代的科学,易不断发展;而同一过程中另一方面的中医以《黄帝内经》为源也不断推进、演化。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易学不断推演的状态,是“大化日新”的表现。
  “医易同源”是中华文化弥足珍贵的奇观和学典。
  (张熠儒 王凯 刘宇 整理)
  
儒医相通,根本在“和”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严世芸
  “和”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和”是中国传统中医重要的原理,也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和”的思想渗透到中华文明的哲学、历史和政治、伦理、宗教、教育、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和思想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一种思维模式和价值追求。
  首先,“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原理。《中庸》中解释:“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古人认为“和”是天地万物运行的一个规律,能够做到中和,就接近天理,符合规律,是很根本、很重要的哲学原理。
  其次,“和”是万物产生的重要法则。《礼记·中庸》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到达中和状态时万物才能化生,这是宇宙间不同物质之间关系、状态的一种表达。《吕氏春秋》“天地和合,生之大经也”。很多医家有所发挥,将人的生命与天地和起来解释、研究。
  第三,“和”是社会和人际和谐的准则。《尚书》曰:“神人以和。”就是社会万邦和谐的关系。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和的关系,而且在不断发展中,“和”已经成为中国的道德价值观念。
  “和”大概有和平、平和、和谐、和合、中和、融合、调和等意思,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原理之一,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文化、心理、信仰、行为的范式,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思想原则、精神道德伦理,涵盖了宇宙天地万物生成、自然运行法则、仁人社会、道德修养、方法准则等各个方面。
“和”是中医
贯穿始终的思想原则

  孕育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贯穿着“和”的思想,它是认识理解中医学的基石。中医认为人的生命过程,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易当中,保持其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在变易中协调和谐状态的关系是人生命健康的根本。
  《春秋繁露》:“此中和常在乎其身,谓之得天地泰。得天地泰者,其寿引而长。”要长寿,就要重视人与天地的和谐关系;“和乃生,不和不生”就是指和对产生发展的重要性。《内经》中“三而成人”“二生三,冲气以为和”谓精、气、神。这“三才”和,才能成为健康的人。《生气通天论》:“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素问》“血气不和,百病变化而生”,说明阴阳、血气之间是和谐协调的关系。不但如此,人的整体也是“和”,《素问·逆调论》曰:“亢则害,承乃制。”人的整体之和也是表现在生命状态之中,和的状态对整体和谐产生了重要作用。
  “和”也是中医养生、治病的重点。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健康与中和有关体现在生活状态的方方面面,如动静相和、饮食中荤素相和,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在治疗上,也要追求和谐。《伤寒论》提出“和则愈,不和则不愈”,和之法变化无穷,用各种方法达到和,是治疗的要求。
  “和”既是中医学面对生命发生、发展过程各种生理、病理复杂状态和关系的一种哲学总结,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理,也是认识和把握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思维方法和思想原则。“和”简明正确地表达了健康生命的阴阳、精气神、脏腑、经络、人与自然等物质、非物质的各种不同要素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其强调的是人的生命不断运动变化中,具有差异性、多样性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相济相成、协调和谐。
  (张熠儒 王凯 刘宇 整理)
  
用儒家智慧,构建现代“好医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何裕民
  人文缺失成现代医学之痛。“今天的医学好不好?今天医学本身病了。”现代医学问题的根源是技术的持续膨胀而忽视了人文内涵的培养。医疗只看见病、各种参数,看不见活生生的人。医疗目标迷失、目的提得太高,人道和科技失范,追求高科技、高效率的同时,“人”消失了,如何让医学回归“人”?值得反思。
  高投入和高科技只是医疗的一部分,关注“人”本身才是重点。医学要持续发展,走自己道路,借助儒家智慧或中国智慧关注人本,是一种契机。
  以人为本,构建“经世致用”好医学。比较中西,非有好坏,而应加以包容,共同为医学服务。“好医学”的建构有三个原则,首先倡导大同世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次是快乐健康,第三应知道医学的边界,不能将医学视为无所不能。
  医学的真谛是人道主义。今天把医学概念异化了,把看病看成治病。其实很多健康问题与生活方式有关,所以要持大医学观点,广泛关注“人”。
  “好医学”应当覆盖面更广,医疗成本相对低廉,费用可控制、可承受。应该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关爱,充分尊重病人权益和尊严。同时注重医生的客观观察和病人的主观体验。应“尚和合,求大同”,包容各种各样的方法。要强调各种手段基本无伤害。不仅仅是重技术还重文化,“好医学”尽可能做到和自然和谐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尽可能把食物当作药物,不要把药物当作食物。
  尊重传统的精华、传统的智慧,分析今天医学弊病,提出“中国方案”。“好医学”是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够为社会广泛接受的,并可大规模应用推广。
  (张熠儒 王凯 刘宇 整理)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