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治霾给市民更多“泉城蓝”

2017-11-02 作者: 申红 张鹏程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申红 张鹏程

  “用电代替煤成本有没有增加?”“能效怎么样?”10月28日上午11时许,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在北控水务集团污水源能源中心,详细询问电代煤项目的运行情况。
  在治霾的进程中,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方能治本,而电代煤、气代煤则是重要一环。因此,济南力推电代煤、气代煤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一大批排放高及污染大的燃煤锅炉被淘汰、改造。
  据介绍,北控污水源能源中心项目是采用污水源热泵技术,利用北控水务集团的污水资源,冬季采集来自污水的低品位热能,借助热泵系统,通过消耗部分电能,将取得的能量用于供暖。这一项目的设计供热能力为40万平方米,项目全部建成后,每采暖季可节约标煤5897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2吨,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135吨,减少烟尘排放量65吨。
  王文涛表示,利用污水资源供暖可谓一举两得,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更大范围推广,和市政集中取暖实现差异互补。并且要尝试在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中探索分布式供热等新取暖方式,以节能降耗,减少大气污染排放。
  据统计,9月份山东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济南市排名第一,改善幅度为28%。9月份济南市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21天,占70.0%,良好以上天数比上年同期增加10天。济南气质的不断改善,离不开济南一系列“精准治霾”的高招。
  日前,济南在国内首创使用出租车来监测大气颗粒物,车载监测设备可以同时监测PM2.5和PM10两项指标,每3秒就可以获得一组数据,并且实时传输位置和监测数据。如此一来,每天可覆盖95%以上的城区机动车道路,通过多车接力可实现24小时连续监测。以往的空气质量监测往往都是靠固定点位进行,数据获取的来源稍显不足,无法完全抓取那些移动、突发的扬尘污染,出租车移动监测平台却能解决这个难题,为网格化监管提供了数据支持。借助智慧环保大数据监管平台,出租车获取的联网数据可自动生成一幅精细城市霾图,可以为精准治理提供依据。
  据了解,为了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进一步减少大气污染,济南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上也下了大工夫。济南市发改委成立了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协调小组,制定了“一控五减”降煤措施(控制新上煤炭项目,减少锅炉燃料消费、工业煤炭消费、煤炭低效消费、采暖季煤炭消费、燃煤污染),同时在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重方面,策划实施清洁取暖试点工程、“外电入济”工程以及“外气入济”三大清洁工程。目前,市发改委配合市建委等部门确保完成5万户,并力争完成9万户以上清洁取暖气代煤、电代煤工程。在“外电入济”方面,1000千伏锡盟——济南特高压工程及500千伏配出工程已于2016年7月1日启动送电工作,年送电可达220亿千瓦时。“外气入济”则推进中俄东线济南段、中石化济青复线、中石油泰青威管线建设,能为济南增加输气能力27亿立方米。
  “截至目前,济南东部老工业区已有54家企业搬迁,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已于2016年关停,今年7月初济钢实现全面停产。”济南市环保局防污处处长张瑞海对记者说,这些排污大户的离场,将极大地降低工业气体向空中的排污量。
  此外,在2016年完成建成区131台35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将燃煤锅炉淘汰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市,市域范围内323台35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已全部淘汰,94台35吨以上燃煤锅炉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80台。排查取缔茶水炉等低空排烟设施2344台。
  下一步,市环保局将确保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改造、低空排烟设施排查取缔、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点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清洁取暖、错峰生产等各项工作;对排污企业、施工工地、主次干道、渣土倾倒场等污染源以及各区、街镇实现在线监测,24小时不间断监管。另一方面,对重点任务进行实施督查考核,对属地管理责任不落实、部门监管责任不到位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王文涛说,治霾是场持久战,近期济南采取的一系列精准治霾举措取得了成效。今后要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精准治霾举措,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据悉,今后3年济南将对1.53亿平方米采暖面积进行清洁改造,通过采用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热则热,利用地热、电、天然气、大型沼气等新能源,最大限度地代替传统煤炭实现供暖,到2020年达到100%清洁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