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建研究院,再建生产车间

蓬莱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向科技创新要发展动能

2017-11-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董 卿 从春龙
   通讯员 高 林 韩乃栋 报道
  本报蓬莱讯 “去年利润还是负的,今年前9个月就实现销售收入1.59亿元,净利润1100万元。预计明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五年内达到20亿元。”10月29日,蓬莱嘉信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办主任秦睿智告诉记者,销售收入和利润快速膨胀得益于几款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上市。
  “高耐碱分散染料”系列产品就是嘉信推出的“爆款”。在环保压力大的情况下,其使下游客户由传统的“两浴两步法”工艺,优化为“一浴两步法”,生产成本因此降低1/3,污水排放减少将近一半,一举夺得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奖”,问鼎行业顶尖技术领域。该产品由国家染料界泰斗、年逾八旬的王喆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历时两年攻关。企业尝到甜头,又相继研发了系列高新产品150多个,已经授权发明专利10项,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专利发明奖等多个奖项,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生产车间2016年达产,而染料研究院提前两年就已建立,40多人的团队埋头做研发才换来了发展的后劲。
  蓬莱市牢牢把握“双招双引”这个经济建设的“一号工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科技和人才工作放到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的重要战略位置。涌现出一大批走在技术最前沿的创新型骨干企业,他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还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调提供了强劲支撑。
  尝到创新甜头的不止嘉信。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的建造场地,2亿元的日本三菱重工模块项目正在加班加点建设,预计11月完工。今年6月,40亿元的俄罗斯亚马尔LNG项目,历时3年,如期交付。去年公司实现进出口总值5.3亿美元,同比增长353%。业务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转型升级的实践。2009年之前,巨涛还没有自己的发明专利。通过近年来的科技创新,公司已经拥有6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几十项正在申请。
  今年4月20日,经蓬莱市科技局牵线搭桥,巨涛与钢铁研究总院合作,建立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海工用钢分中心”,这是蓬莱市首次引进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对提升全市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制造水平,聚集一批材料研发与应用技术开发人才,承担起海工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重任,推动蓬莱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有重要意义。”蓬莱市科技局局长刘振文表示。
  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蓬莱市每年拿出80%以上的本级科技经费,引导企业在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发力,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产品“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过去5年,蓬莱市累计开发新产品80个,实施技改项目78个。
  蓬莱市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项目支持力度。2013年以来,共承担上级计划64项,国家级12项,省级29项,烟台市级23项,共争取上级经费7063万元。重点培育扶持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帮助企业加快技术和产品升级,通过打造一系列研发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烟台市科技型中小企业44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占比达到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接近300亿元。同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目前全市有效专利已达到171件,同期增长了21.3%。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