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改革创新加速动能转换

为实现跨越发展而奋斗

——访兖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希勇

2017-10-12 作者: 张思凯 左丰岐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思凯 左丰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兖矿集团面对改革进入深水期的新形势,讲政治,从兖矿发展大局谋划新跨越,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乘势而上,打好一系列改革创新、动能转换、发展提速攻坚战。
  围绕党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兖矿是如何担当作为、戮力攻坚的?近日,记者采访了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希勇。
  记者:作为山东省属特大型国有企业,兖矿成立30多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是如何面对国际、国内一次次能源经济波动,披荆斩棘、拼搏奋进,不断实现新发展的?
  李希勇:近年来,兖矿面临的发展环境变化之快、改革转型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生存发展压力之大前所未有。在极其严峻的困难考验面前,兖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担当作为、戮力攻坚,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变不可能为可能,走过了兖矿发展史上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整体工作站到新的历史方位上。
  尤为可喜的是,在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全国行业亏损面95%以上煤炭企业陷入亏损的情况下,兖矿实现逆势赶超发展,保持连年盈利,经济规模当量实现新跨越,重回行业第一方阵。2016年,煤炭产量、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分别比2014年增长35.59%、35.93%和22.43%,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8亿元,上交税金224亿元。2016年,跨入煤炭产量过亿吨、营业收入过千亿、资产总额超2000亿的大型企业集团行列,位列煤炭行业产量50强第6位,比2013年提高9个位次。今年1—8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430亿元,同比增收710亿元,创出历史新高;利润总额17.53亿元,创出5年来最好水平。
  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兖矿始终靠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新红利,走在同行前列。率先完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建任务。健全“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依法规范运作。编制形成集团65项管控清单,建成投用兖矿共享中心,上线运行人力资源、资金税收、技术研发、供应集采、营销电商、互联网大数据等10大共享平台,尤其是财务共享平台实现了集中报账,不因时间距离影响管控有效性,管理强度力度空前,这也是全球跨国公司的通用做法,兖矿走在了全省国有企业的前列。创新国有大型煤炭集团资源配置方式,初步形成层次清晰、权责明确、流程优化、科学高效的管控体系。完成两轮机关机构改革,集团整体机构数量减少1290个,减少了50%,管理人员减少5000人,减少25%。全面推行聘任制、任期制、契约化管理,高端人才引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五自管理”逐步深化,“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扎实推进,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记者:今天的产业结构决定明天的竞争胜算,今天的发展布局决定明天的方阵排位。近年来,兖矿是如何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贯彻国家能源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创出了中国兖矿品牌的?
  李希勇:科学战略引领是逆势赶超发展的“金钥匙”。我们牢牢把握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大势,聚焦“五大发展理念”不动摇,保持战略定力不转向,明确建设“国际化新型综合能源集团和产融财团”的战略定位,提出“六个新兖矿”的发展蓝图,在事关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上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把握机遇引领企业战胜困难挑战,逆势赶超发展,重回行业第一方阵。
  十八大以来,兖矿实现了区域产业布局的新优化,竞争优势更加凸显。我们加快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核心产业聚集,推动本部基地转型升级、陕蒙基地加速崛起、澳洲基地优化提升。本部骨干矿井效益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先后引进以李静海院士、岳光溪院士、白丁荣博士为首的研发团队,启动实施“蓝天工程”,初步形成煤炭燃烧治理的技术体系,探索出一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新路径。年产100万吨洁净煤厂、50万吨复合添加剂厂、10万炉具生产线基本建成,目前正在调试过程中。陕蒙基地建成四对千万吨矿井集群和三个高端精细化工园区,实现再造一个新兖矿的目标。澳洲公司“大圣项目”9月1日完成交割,收购的两个在产露天矿年产3000万吨,80%是7000大卡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20%是气肥煤,矿井地理位置优越,并且实现了控股纽卡斯尔港。项目经过集团领导班子深思熟虑和充分论证,收购资金完全通过股权融资,优化了三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兖煤澳洲成为澳大利亚第三大煤炭供应商,提升了兖矿在亚太市场的话语权。这是全球煤炭行业近5年来最大的兼并重组案,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符合中央供给侧结构改革部署。
  记者: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是转型的不二之路。兖矿改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后,确立了建设产融财团的宏伟目标,这对过去以实业为主的兖矿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对兖矿集团决策者而言,需要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
  李希勇:锐意改革创新是逆势赶超发展的“动力源”。2014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改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难得机遇,果断实施一系列颠覆式、突破性的改革举措,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和固有模式制约,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推动企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层次,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示范企业。
  三年多来,我们充分发挥技术研发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创新驱动战略迈出新步伐,支撑保障更加有力。累计投入科研经费115亿元,承担“863”“973”等国家重点计划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8项。研发应用世界首套8.2米超大采高综采装备,具备1500万吨/年生产能力。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安公司北斗系列产品取得突破。同时,我们与中车合作高铁型材批量生产,目前在京沪线上奔驰的“复兴号”就有兖矿集团的产品。
  记者:记得你曾经说过,作为传统煤炭企业,兖矿要求发展、保民生,要让20万干部职工家属有获得感,就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政策执行力和行动力,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请你介绍一下,兖矿是如何靠新旧动能转换启动新引擎,从而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
  李希勇:聚力集中攻坚是逆势赶超发展的“催化剂”。我们大力发扬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的精神,紧紧围绕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分线作战,集中攻坚,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难事。陕蒙基地建设、境外资源并购、亏损企业治理实现历史性突破,将企业推上优质高效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始终围绕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点工作,集中力量开展攻关,重点工作攻坚实现新突破,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国内首套百万吨自主知识产权煤液化示范项目建成投产。陕蒙基地矿井减量置换产能核增、项目手续办理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产能置换指标5514万吨,走在全国前列。果断关闭产能落后、扭亏无望的北宿煤矿、电解铝厂和峄化公司,分流安置职工1.4万人,创出国有大型企业关闭退出的成功经验。
  敢于动真碰硬是逆势赶超发展的“风向标”。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在市场急剧变化、矛盾问题凸显的情况下,我们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树立重激励、强约束、硬考核、严追究的鲜明导向,对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班子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不作为不担当的班子和干部果断调整,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新旧动能转换启动新引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我们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集中力量做优做强实体产业、资本运营、物流贸易三大支柱。2013年以来,累计投资近600亿元,建成事关兖矿转型升级、长远发展的8个重大项目。项目达产达效后,年煤炭产品产量增加6000万吨,化工产品产量增加265万吨。搭建上海、北京、深圳、青岛“四位一体”金融投资产业平台,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多牌照运营格局,运作产业基金100亿元,签订债转股协议200亿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300亿元。成功发行煤炭行业首只40亿元可交换债券,年节约财务费用1.2亿元。新风光公司、上海中期公司实现新三板挂牌。推动物流贸易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风险管控,贸易产业规模和创效能力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记者:坚持和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请问兖矿是如何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结构中,推动党的核心作用在国有企业落地落实,从而持续提升兖矿的品牌形象的?
  李希勇:面对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我们始终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三会一层”集聚合力,为企业发展把关定向,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创新实施“四转四提”“六争六做”活动,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广大干部职工心系大局、关心企业、拥护改革,汇聚起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我们深入落实全国全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省委巡视和省国资委综合评价为动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打造国企党建新模式,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面貌,品牌形象持续提升。完善“五位一体”监督制约机制,实现多种监督形式协同互补、综合发力。严守安全、稳定、环保、廉政四条“高压线”,推进和谐矿区建设,持续深化“暖心行动”、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形成了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记者:当前,兖矿集团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这也是兖矿集团冲刺世界500强、实现集团整体资产证券化的新起点。请你给我们分享一下兖矿未来的宏伟蓝图。
  李希勇:兖矿历经30多年的发展,几代人接力奋斗,创造了今天的经济规模、品牌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具备了向世界一流企业冲刺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面向未来,集团公司确立了跨越发展两大目标:一是挺进世界500强。2017年,力争煤炭产量1.3亿吨,营业收入1900亿元,利润总额30亿元。“十三五”末,清洁煤炭产品年经销量1.5亿吨,高端油品及精细化工产品产量1000万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超过50%,年营业收入2500亿元,利税200亿元。煤炭产量力争进入行业前三位,甲醇生产经营规模达到中国第一、世界前五。二是实现资产证券化。引进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资本运营团队,谋划实施集团资产证券化,加快构建“1+N”上市格局。力争“十三五”末,金融投融资产业资产规模达到1000亿元,占企业总资产的三分之一以上,在省管企业率先实现资产证券化的目标。完成跨越发展“两大目标”,兖矿将迈上一个新的发展高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矿业集团和产融财团,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难得机遇和重大考验,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我们要跳出兖矿看兖矿,放眼全球看兖矿,以大视野、大境界、大胸怀谋划推进企业新一轮改革发展,把宏伟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再创兖矿发展的新辉煌!